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3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物突然出現並快速消。[例]身影一閃、意念一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順著、循著。《楚辭.屈原.九章.哀郢》:「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文選.陸機.文賦》:「遵四時以歎,瞻萬物而思紛。」
秉燭夜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嘆時光易,須持燭夜裡遊樂。比喻及時行樂。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也作「炳燭夜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疾、流。晉.陶淵明〈雜詩〉一二首之六:「傾家持作樂,竟此歲月駛。」南朝梁.簡文帝〈雜句春情詩〉:「鶯啼春欲駛,無為空掩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物體燃燒後所剩下的屑末。如:「骨灰」、「紙灰」。唐.韋應物〈傷〉詩:「染白一身黑,焚木盡成灰。」唐.李商隱〈無題〉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窮途末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窮途」:北周.王褒〈與周弘讓書〉(據《周書.卷四一.王褒列傳》引)嗣宗1>窮途,楊朱2>歧路。征蓬長,流水不歸。舒慘殊方,炎涼異節,木皮春厚,桂樹冬榮。想攝衛惟宜,動靜多豫。賢兄入關,敬承款曲。猶依杜陵之水,尚保池陽之田,鏟跡幽蹊,銷聲穹谷。何期愉樂,幸甚!幸甚! 〔注解〕 (1) 嗣宗:阮籍(西元210∼263)字嗣宗,阮瑀之子,三國時魏尉氏人,為竹林七賢之一。有雋才,性放誕,好老莊而嗜酒,反名教,曠達不拘禮俗。因遭時多忌,故藉酒自廢,以避禍患。官至兵部校尉,人稱為「阮步兵」。因有賢名,世稱為「大阮」,與其姪阮咸齊名。著有〈詠懷詩〉八十餘篇、〈達莊論〉、〈大人先生傳〉等。 (2)...
啞口無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回覆孫家。另外在《醒世恆言》卷三五也有段故事,說起徐氏三兄弟,老大徐言,老二徐召,老三徐哲。徐哲早,留下妻子顏氏及二男三女。徐氏二兄弟見顏氏好欺侮,分家產的時候,故意把一個老僕阿寄分給三房。結果阿寄奮力營生,做起漆的生意,賺了錢回來告訴顏氏,又急忙外出。這事被徐氏兩兄弟知道後,反向顏氏冷諷熱嘲一番,顏氏被他們兩人東一句,西一言,說的是「啞口無言」。可見「啞口無言」不是一般情形的沉默不語,而是要有遭人質問或駁斥為前提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遺失、喪失。《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戾太子劉據傳》:「臣聞子胥盡忠而忘其號,比干盡仁而遺其身。」唐.顏師古.注:「忘,亡也。吳王殺之,被以惡名,失其善稱號。」《文選.陸機.歎賦》:「樂隤心其如忘,哀緣情而來宅。」唐.李善.注:「忘,失也。」
光陰似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時間消如飛箭般迅速。《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光陰似箭,不覺又是一年。」《西遊記》第九回:「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江流年長一十八歲。」也作「光陰如電」、「光陰如箭」。
觸目驚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觸目驚心」原作「觸目崩心」。據《南齊書.卷三二.豫章文獻王列傳》載,南齊豫章文獻王蕭嶷過世後,受過他恩惠的樂藹在寫給沈約的書信中說,自己原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西州窮士,因為受到蕭嶷的重用,才能有今天衣食無缺的生活。隨著時間消,緬懷追尋蕭嶷遺留的功業,目光所及,令人內心深受衝擊。後來「觸目驚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情景況,令人震驚。出現「觸目驚心」的書證如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九齣:「李大人,聞言興慨,觸目驚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