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敲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拍門、扣門。《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說話間,忽然門外有人敲門得緊。」《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在門外哭了一場,又哭一場,又不敢敲門。」
一清二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十分清楚、明白。《歧路燈》第四六回:「賈李魁道:『王紫泥、張繩祖他倆個,現在二門外看審官司哩。老爺只叫這二人到案,便一清二白。』」
不肯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可一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宋代羅大經撰寫的《鶴林玉露》記載,王安石年少時,狂傲自滿,以為無人能及。他曾經帶著名片登門求見理學家周敦頤,結果一連三次都被拒絕在門外。王安石因此滿懷怨恨,不再上門求見。作者羅大經認為,周敦頤想挫王安石的銳氣,沒有什麼不對,但一連拒絕三次是過分了些。假使王安石能跟隨周敦頤學習,矯正偏頗的觀念,就不會有煩苛擾民的新法產生。「不可一世」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來指人驕橫自大,目空一切,以為他人無與倫比。
溫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宋時舉人於應試前,再次將作品呈送當時名人顯要,以求推薦或加深考官印象,稱為「溫卷」。宋.陸游〈秋雨書感〉詩:「門外久無溫卷客,架中寧有熱官書。」
虎口逃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了!」孔子不聽,還是去見了盜跖,後來被盜跖用言語羞辱了一頓,討了個沒趣,垂頭喪氣地回去。回到魯國東門外,剛好遇見柳下季,柳下季問孔子:「幾天不見,是不是去看盜跖了?」孔子說:「是啊!盜跖果真不受教,順他的意就讓人生,逆他的意就要人死,此行的危險,真有如『料虎頭,編虎須』,我差點被老虎吃掉啊!」後來「虎口餘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冒大險而不死。
哇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擬聲詞:(1)形容小孩剛學說話的聲音。宋.蘇洵〈張益州畫像記〉:「有童哇哇,亦既能言。」(2)形容哭、笑聲。《老殘遊記》第二回:「那孩子只是哇哇的哭,並不說話。」(3)形容叫喊聲。如:「他氣得哇哇直叫。」(4)形容鳥叫聲。《水滸傳》第七回:「正在那喧鬨,只聽得門外老鴉哇哇的叫。」
不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至、不及。《紅樓夢》第五六回:「叫他們也沾帶了些利息,你們有照顧不到的,他們就替你們照顧了。」《老殘遊記》第七回:「停了一會,只見門外來了一個不到四十歲模樣的人。」
攛拳攏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捏緊拳頭,捲起袖口。形容準備動武的樣子。《醒世姻緣傳》第三五回:「出到大門外邊,汪為露還攛拳攏袖,要打那侯小槐。」
撲剌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奔跑急速。《水滸傳》第三四回:「黃信怕吃他三個拿了,壞了名聲,只得一騎馬撲剌剌跑回舊路。」也作「不剌剌」。(2)形容鳥拍動翅膀的聲音。元.喬吉《梁州第七.魚尾紅殘套.尾》:「血模糊翅搧,撲剌剌可憐。」(3)形容拍打的聲音。《西遊記》第三七回:「只聽得門外撲剌剌一聲響喨,淅零零刮陣怪風。」
白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道家煉丹之術,常稱水銀為「白雪」。《西遊記》第一七回:「講的是立鼎安爐,摶砂煉汞;白雪黃芽,傍門外道。」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