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詹天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時廣告甚至有「來台灣不到『天馬』有何面目見故鄉父老」的說法。然而此處在1947年2月27日,因其門外的私煙取締衝突而成為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導火線。 桃花泣血記是台灣第一首流行歌曲。1932年由阮玲玉、金焰主演的電影《桃花泣血記》來台放映,電影業者為了招攬觀眾,請「辯士」詹天馬與王雲峰根據電影的故事,寫下這首歌。歌中描述出生於富貴之家的男主角,愛上家境貧困的牧羊女,可是卻因家世背景懸殊,而受盡屈辱;這樣的題材打動了當時無數青年男女的心。 參考書目大稻埕主題館:詹天馬及二二八 http://proj1.sinica.edu...
顧亭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尷尬。經過朋友們的奔走,顧炎武才被釋放出來。葉方恆還不肯罷休,派人追蹤他。有一天,顧炎武在南京太平門外經過,遭到暴徒襲擊,頭部受了重傷,幸虧有好心人救護,才脫離危險。顧炎武知道,在江南他是呆不下去了,決心到北方去游歷。顧炎武到北方去,一來想考察各地的地理形勢,風俗民情;二來也想找機會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進行抗清活動。他在那長途跋涉的艱苦環境里,並沒有放棄學術研究。一路上,他用兩匹馬、四匹騾子,馱著他的書箱。遇到關塞險要的地方,他就訪問當地的退伍老兵,了解那里的風土人情,如果跟他在書本上讀到的不一樣,就拿出書本核對,...
跟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身體倒翻,頭朝地的姿勢。如:「翻跟頭」。《儒林外史》第三回:「一聲吩咐過了,兩傍走過幾個如狼似虎的公人,把那童生叉著膊子,一路跟頭,叉到大門外。」也作「根頭」。
就熟駕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闢了一條新的途徑。處士石洪是韓愈的好友,他於元和五年,赴任河陽節度使烏公參謀,臨行前他擺設宴席於上東門外,與朋友們餞別。韓愈也參加了這次的宴會,並為了送別友人作了序。韓愈在文中寫道:「與處士談論古今的道理,就好像以四匹馬共拉一輛輕便的車,走在熟悉的道路上,並且有造父、王良等技術高明的御者來駕馭馬匹。」把石洪高才碩學的長處形容得十分貼切,而且生動活現。後來「輕車熟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事情很熟悉,做起來很輕鬆。
問安視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禮記.文王世子》:「文王之為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於寢門外,問內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內豎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食上,必在視寒暖之節,食下,問所膳。」本指向父母請安,並親自侍奉父母進膳食。後以問安視膳泛指子女奉養父母的孝禮。《資治通鑑.卷二四五.唐紀六十一.文宗開成元年》:「溫諫曰:『太子當雞鳴而起,問安視膳,不宜專事宴安!』」
躍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策馬奔躍前進。如:「躍馬中原」。《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吾持梁刺齒肥,躍馬疾驅。」《三國演義》第三回:「卓按劍立於園門,忽見一人躍馬持戟,於園門外往來馳驟。」
錮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風敗俗,乃稟請官府重加示禁勸諭,而由臺灣道姚瑩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制定章程,並轉飭於各衙署門外立碑示禁。今碑存立臺南市大南門碑林。…… 臺地風俗,婢長不嫁,或畜之於家,或轉鬻他人,終身老役,死而後已!或櫻桃花發,漫許白頭聚首之歡;洎乎犬馬力衰,空慘赤腳、無齒之態。或父子不知而聚 麀;或兄弟交迷而薦寢;或姤妻鞭撻以傷生,或嬌妾爭寵而搆釁;或日引月長,遂生孽種:無論名分,不明血脈誰是。或流入娼家,或賣之越府,致使生為無依之 人,死為無託之鬼。……(註2,3) 〈嚴禁錮婢不嫁記〉光緒十五年(1889)臺灣府城芙蓉郊(...
啼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小孩的哭喊聲。《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歸來不到天明,這個孩兒又在門外啼叫。」
全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身體的全部。《三國演義》第三回:「袁術全身披掛,引兵布列青瑣門外。」
柴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樹枝、木幹做成的門。形容樸素簡陋的居所。唐.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詩:「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三國演義》第三七回:「玄德來到莊前,下馬親叩柴門,一童出問。」也作「柴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