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燕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唱,想借以寬解一下,可是歡樂過後悲哀隨著襲來,痛苦得裂了肺肝。心神不安伏在枕上無法入睡,披上衣服走出門外獨自排徊,抬頭望著雲彩間閃耀的星星和月亮。飛鶬在早上鳴叫,聲音可憐。我也留連思念,無法忘懷。
雜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多紛亂的樣子。[例]門外人聲雜遝,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億載金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一級古蹟。位於臺南市南塭十六號。創建於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清同治十二年,日本以同治十年琉球漁民遭牡丹社原住民族殺害為藉口,大舉出兵臺灣,清廷派沈葆楨交涉,事件後沈氏奏請於安平區築炮臺以鞏固海防,費時二年完工。城門外書億載金城,城門內書萬流砥柱。炮臺為方形區域,四角落凸出,供設大炮。中間空地為兵士操練場,城外圍有護城河。工事十分堅固,是當年臺海重要屏障。
輕車熟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闢了一條新的途徑。處士石洪是韓愈的好友,他於元和五年,赴任河陽節度使烏公參謀,臨行前他擺設宴席於上東門外,與朋友們餞別。韓愈也參加了這次的宴會,並為了送別友人作了序。韓愈在文中寫道:「與處士談論古今的道理,就好像以四匹馬共拉一輛輕便的車,走在熟悉的道路上,並且有造父、王良等技術高明的御者來駕馭馬匹。」把石洪高才碩學的長處形容得十分貼切,而且生動活現。後來「輕車熟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事情很熟悉,做起來很輕鬆。
付之一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軾〈次韻王郎子立風雨有感〉詩(據《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一七》引)百年一俯仰,寒暑相主客。稍增裘褐氣,已覺團扇厄。不須計榮辱,此喪彼有獲。我琴終不敗,無攫故無釋。後生不自牧,呻吟空挾策。揠苗不待長,賣菜苦求益。此郎獨靜退,門外無行跡。但恐陶淵明,每為飢所迫。淒風弄衣結1>,小雪穿門席2>。願君付一笑,造物亦戲劇3>。朝來賦雲夢,筆落風雨疾。為君裁春衫,高會開桂籍。 〔注解〕 (1) 衣結:衣服的縫補處。 (2) 門席:以草席做成的門。 (3) 戲劇:如作戲般虛幻不真實。
蔡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32~192)字伯喈,東漢陳留人。博學,工辭章,天文、術數、書畫、琴藝皆精,創飛白書,熹平四年,奏定六經文字,以隸書四十六碑立於太學門外,是為熹平石經。後董卓專政,累遷為左中郎將,故也稱為「蔡中郎」。卓死,被王允所捕,死於獄中。著有《獨斷》、《蔡中郎集》。
魏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宮門外的闕門,為懸示法令的地方。後亦作為朝廷的代稱。《莊子.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幼學瓊林.卷三.宮室類》:「書室曰芸窗,朝廷曰魏闕。」
心在魏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闕,古代宮門外的樓觀,其下兩旁懸布法令,因用以代稱朝廷。語本《莊子.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心在魏闕指不論身在何處,仍關心國事。也作「心瞻魏闕」、「心馳魏闕」、「心存魏闕」。
驚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到驚動而覺醒。《三國演義》第三回:「莊主是夜夢兩紅日墜於莊後,驚覺,披衣出戶,四下觀望。」《儒林外史》第四五回:「睡到四更時分,門外一片聲大喊。兩兄弟一齊驚覺。」
彈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鋏,劍把。戰國時代齊國人馮諼,因家貧而要求在孟嘗君門下當食客,起先不受孟嘗君重視,而以粗食待之,馮諼乃倚柱彈劍,高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乃依其要求而給予較好的待遇。事見《戰國策.齊策四》。後因用以比喻因處境困苦而有求於人。宋.蘇軾〈浣溪沙.門外東風〉詞:「山頭回首三吳,不應彈鋏為無魚。」清.朱彞尊〈青玉案.清秋滿目〉詞:「青州從事須沉醉,稷下雄談且休矣!回首吳關二千里,分明記得,先生彈鋏,也說歸來是。」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