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叮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細。元.武漢臣《生金閣》第四折:「我這裡叮嚀的問你,你家住在那裡?」元.無名氏《符金錠》第三折:「這裡叮嚀覷了他模樣,辦著片志誠心便央。」
品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帝王進食前,先由人試嘗食物;也就是「品品必嘗而後進」的意思。後來引申為細品味。[例]品嘗食物、品嘗人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細考核、調查。如:「審察」、「考察」。《孟子.梁惠王下》:「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三》:「監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寮。」
2.細觀看。《易經.繫辭上》:「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文選.曹植.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以言語、表情或歌舞等傳達意念的表演。如:「演戲」、「唱戲」、「京戲」、「猴戲」、「布袋戲」、「歌戲」。
回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回答、答覆。[例]這個問題我先回去細思考,明天再給他回復。
打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觀察估量。[例]他細的打量眼前這位陌生人。
蹩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吳語:(1)粗劣、品質不良。(2)差勁、不高明。《海上花列傳》第二二回:「耐心裡只道我是蹩腳倌人,陸裡買得起四十塊洋錢蓮蓬,只好拿洋銅釧臂來當金釧臂帶帶個哉。」
點石成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善於修改文字,能化腐朽為神奇。宋.胡《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九.孟浩然》:「詩句以一字為工,自然穎異不凡,如靈丹一粒,點石成金也。」也作「點鐵成金」。
不可同日而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別很大,不能相提並論。《戰國策.趙策二》:「夫破人之與破於人也,臣人之與臣於人也,豈可同日而言之哉!」宋.胡《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六.洪覺範》:「公痴叔詩,如食鯽魚,惟恐遭骨刺,與岐山豬肉,不可同日而語也。」也作「不可同年而語」、「未可同日而語」。
忘恩負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大馬扁》第一六回:「此人好誇大,且忘恩負義,你要細識他纔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