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協同寫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雄,惡棍以及介於二者之間的角色的協同寫作。歡迎所有角色類型! Storyscript - 關於城市傳奇和邪教經典的協同寫作小說。 guyazi - 一個多語言的協同寫作和協同翻譯網站。一些協同寫作計畫是內容開放的。 類似及有關的概念接龍小說協同學習網絡文字角色扮演遊戲 外部鏈結 Stanford - Collaborative Writing and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papers about the collaborative writing process:...
唐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唐代的人。[例]李娃傳是著名的唐人傳奇
別有千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士,曾任翰林編修。工詩古文辭,七言古詩尤勝,與袁枚、趙翼並稱為「江右三大家」。亦精南北曲。有雜劇、傳奇十六種、《忠雅堂集》、《銅弦詞》、《紅雪樓九種曲》等。 (3) 王:王鳴盛(西元1722∼1797),字鳳喈,號禮堂,又號西莊,晚號西沚,江蘇嘉定人。幼從沈德潛受詩,又從惠棟問經義,遂通漢學。乾隆十九年進士,累官內閣中書,兼禮部侍郎,左遷光祿寺卿。在詩、古文、經術、史學方面均有成就,有詩文集四十卷、《蛾術編》、《十七史商榷》、《尚書後案》、《周禮軍賦說》等。 (4) 錢:錢大昕(西元1728∼1804),字曉徵,又字辛楣,號竹汀,清江蘇嘉定人,乾隆進士;博通群籍, 綜貫六藝,詩文為吳中七...
紅拂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奇名。明張鳳翼作。三十四齣。以唐杜光庭所撰的《虯髯客傳》為本,再加以敷演。敘述李靖、紅拂、虯髯客之間的故事。
白蛇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清黃圖珌所作傳奇劇本,方成培有同名作品。內容敘述白蛇精白素貞與青蛇精變成的小青,遇見許仙,許白二人相戀,法海和尚與白素貞鬥法,最後將之鎮壓於雷峰塔下的故事。情節屈折,淒豔感人。也稱為「雷峰塔」。
梨園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福建省南部及臺灣等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梨園戲為現存閩南語系中最古老的劇種,流行的區域除閩南之外,尚包括臺灣及南洋一帶,它的表演形式和音樂,都保存著很多古老風格。採用南管音樂做為主要曲調。曲調牌名有許多與南北曲相同,因而被認為是宋元南戲的遺音。梨園戲的角色原分生、旦、淨、末、丑、貼、外,故舊稱「七子班」,角色中以生旦為主。大約清代以前即已在泉州流行,大致上可分為「大梨園」與「小梨園」,前者以成人為主,後者以童伶為主。梨園戲的劇目,大梨園的上路和下南及小梨園,各有擅演的所謂「十八棚頭」,各具特色。即使是相同的劇目,三者在表演形態上,亦有所不同。
蔣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子微,一作子徵,唐義興人,生卒年不詳,約西元八一三年前後在世。唐憲宗元和年間,因作韝上鷹詩,而被李紳推薦於朝廷。歷任翰林學士、中書舍人。蔣氏工詩,有集一卷行世。其所著的傳奇小說《霍小玉傳》最為著名,後人並取其題材改編為劇本。
廖玉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淡藍氣泡》2000年,幼獅文化論著•《柳毅傳書與張生煮海研究》1978年,東吳中研所碩士論文•《唐代傳奇探源》1989年,圓神出版社•《一竿煙雨 - 鄭板橋詩詞文選》1992年,時報文化•《唐代傳奇》1993年,時報文化•《桃花扇相關問題之研究》1996年,東吳中研所博士論文•《我把作文變簡單了》1996年,幼獅文化•《細說桃花扇:思想與情愛》1997年,三民書局•《人生有情淚沾臆-唐代傳...
繡襦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奇名。明薛近兗撰,一說徐霖撰。本元雜劇《曲江池》增飾而成,演鄭元和、李亞仙故事,事出唐白行簡《李娃傳》;因元和落魄時,亞仙以繡襦擁之而歸,故稱為《繡襦記》。
孔尚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48~1718)字季重,號東塘,自稱雲亭山人,又號岸堂主人。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官至工部員外郎,博學多才,擅長傳奇,與洪昇齊名,為清代著名的戲曲家,世稱南洪北孔。著有《桃花扇》有名於世,另有詩文集《湖海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