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50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馳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疾奔猛衝。《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青州兵奔,太祖陳亂,馳突火出,墜馬,燒左手掌。」唐.李白〈登梅岡望金陵贈族姪高座寺僧中孚〉詩:「群峰如逐鹿,奔走相馳突。」
枕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寫書法時執筆的腕法。通常是手腕平放於桌面,或以左手或用臂擱墊於右腕之下。適合寫小字。
眼扎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睫毛。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二折:「是我把右手帶住馬,左手揪著他眼扎毛,順手牽羊一般牽他回來了。」也作「眼札毛」。
磬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寺觀禮佛時所敲的銅製樂器,形狀像缽。《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他左手拿著磬子,右手拿著口袋去了。」
蔥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蔥身管狀的部分。常用以形容指甲修長。《紅樓夢》第七七回:「將左手上兩根蔥管一般的指甲齊根鉸下。」
鈚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箭頭寬薄,箭桿長的箭。《水滸傳》第六八回:「左手拈起雕弓,右手急取鈚箭,搭上箭,拽滿弓,望著曾塗射來。」《三國演義》第一○五回:「權遂取金鈚箭一枝,折之,設誓曰:『朕若負前盟,子孫絕滅!』又命使齎香帛奠儀,入川致祭。」
半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綹,鬚髮一束稱為「一綹」。半綹形容極少數的絲線或鬚髮等物。《紅樓夢》第四六回:「一面說著,一面左手打頭髮右手便鉸,眾婆娘丫鬟忙上來拉住,已剪下半綹來了。」
指揮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揮合奏、合唱等表演時所用的棒子。[例]樂隊指揮通常是以右手持指揮棒,而以左手做為輔助。
塞上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樂曲名。是一首琵琶傳統大套文曲。最早見於李芳園根據華秋蘋《琵琶譜》中的五首獨立小曲〈思春〉、〈昭君怨〉、〈泣顏回〉、〈傍妝臺〉、〈訴怨〉等,綜合而成一曲,起名《塞上曲》。曲調婉轉細膩,以左手推、拉、揉、吟等技法,來描繪痛苦和哀怨的情緒。
吟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彈琴指法。左手按弦,往復移動,使琴聲微顫,顫動小稱為「吟」,顫動大稱為「猱」。清.薛雪《一瓢詩話》:「今人但知於勾剔、抹挑、吟猱、綽注間求之,必無純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