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詩經.鄭風》的篇名。共四章。根據〈詩序〉:「〈丰〉,刺亂也。」或亦指女子初不欲嫁其人,既乃而從之之詩。首章三句為:「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予不送兮。」
咋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嚼咬舌頭。形容因害怕、恨而說不出話的樣子。唐.劉禹錫〈高陵令劉君遺愛碑〉:「訴者復得罪,繇是咋舌不敢言。」《醒世恆言.卷二六.薛錄事魚服證仙》:「莫說顧夫人是個女娘家,就險些兒嚇得死了;便是一家們在那裡守屍的,那一個不搖首咋舌。」
汗流浹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臣,正言素不能文辭,又為兵刃所迫,流汗浹背,不能下筆。」 02.《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猛然驚醒,流汗浹背,乃是一夢,身子卻在寓所,天已大明了。」
喜出望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意想不到的喜事而特別高興。宋.蘇軾〈與李之儀書〉:「契闊八年,豈謂復有見日?漸近中原,辱書尤數,喜出望外。」《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桂生喜出望外,做夢也想不到此。接銀在手,不覺屈膝下拜。」
及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把握時機。[例]年輕時應及時努力,否則日後恨也無法彌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後、感傷的語氣。如:「咳!我怎麼忘了!」明.汪錂《春蕪記》第五齣:「咳!不意今日出來,惹了一場風月債。」
首屈一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恐不鮮,勿憂相煎荳萁然!我今已信天行止,小馮當門乃吾意。一春花惱只顛狂,行樂最怕功名妨。杜牧尋春遲有,且須十日澆磊隗。 〔注解〕 (1) 鏗鍧:音ㄎㄥ ㄏㄨㄥ,形容文詞鏗鏘有力。 (2) 子安:神仙名。傳說仙人子安昔乘黃鶴升天。 (3) 徐娘:南朝梁元帝妃徐昭佩。性嗜酒而無容質,年老猶與帝左右暨季江私通。後用「徐娘」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
名列前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又死,乃殺而埋之。及長,性恭儉,代虞丘為楚相,施教導民,三月而楚大治。彼曾三得相而不喜,三去相而不,不以得失為意,史稱循吏。蒍,音ㄨㄟˇ。 (2) 宰:太宰,統理百官之長。 (3) 楚國: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4) 令典:好的典章法度。 (5) 轅:車前駕牲畜的兩根直木,此指跟隨在主將車轅旁備戰。 (6) 追蓐:追尋可做席墊的草,割之以備用。蓐,音ㄖㄨˋ,草墊子。 (7) 前茅:稱軍中的偵察敵情的哨兵,又稱「斥候」。古代斥候,以旄旌(竿頂以旄牛尾裝飾的指揮旗幟)或茅草為標幟,看到前方的敵人,則舉旌以...
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次犯錯墮落,便造成一輩子的恨。[例]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強詞奪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臣力勸不可,他們認為佛之能力跟其餘眾神不同,且佛塔是先王所建,若輕易拆毀,恐怕會遭到天譴,到時就後莫及了。孫皓因此猶豫不決,決定派張昱先去會見僧會,試探他的實力。張昱年輕好辯,又不信鬼神之事,向僧會提出了不少詰難。僧會雖已年老,但面對張昱的詰問仍回答得頭頭是道,使張昱無懈可擊,反被折服,只得回去向孫皓覆命。孫皓知道了僧會的辯才無礙之後,更想見他一面,於是召集了公卿百官,又派人去接僧會入宮。僧會來到宮中之後,孫皓也提出許多問題想要辯倒僧會,他問僧會說:「佛教所宣揚的是什麼道理呢?」僧會回答:「是視眾生平等。君王能夠愛民,使人民安居樂業;人民能懂孝悌仁義,互相友愛。」孫皓聽了之後又說:「這不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