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捨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南朝陳.庾僧淵〈代答張君祖〉詩:「捨本而逐末,吝生有情。」
良禽擇木而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賢才擇主而事。參見「良禽擇木」條。《三國演義》第三回:「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肅笑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之晚矣。」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年輕力強時不奮發向上,年紀大了便後莫及。《樂府詩集.卷三○.相和歌辭五.古辭.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黃繡球》第二六回:「『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就是這些秀才們情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陶或金屬製成可供盛物、汲水或烹煮用的容器。如:「茶罐」、「藥罐」、「醋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帝預敕左右毀缾罐,太后徒跣趨井,無以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綠色的。如:「碧草」、「碧波盪漾」。唐.白居易〈長恨歌〉:「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唐.李商隱〈常娥〉詩:「常娥應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憾恨。《說文解字.口部》:「吝,恨惜也。」《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援與妻子生訣,無吝之心。」
擢髮難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ǎ釋義︰猶「擢髮難數」。見「擢髮難數」條。 01.清.褚人穫《堅瓠八集.卷三.懺目》:「臣今求哀懺,數其罪而請禱,……諸如此類,不可擢髮。」 參考詞語︰擢髮數注音︰ㄓㄨㄛˊ ㄈㄚˇ ㄕㄨˇ漢語拼音︰zhuó fǎ shǔ釋義︰抓起頭髮數數。見「擢髮難數」條。 01.清.李漁《凰求鳳.第一五齣》:「這罪名不淺,這罪名不淺!便是罄竹書,擢髮數,也說不盡許多不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市中街道。《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士無貴賤,與之抗禮,輜軿柴轂,填接街陌。」唐.王昌齡〈閨怨〉詩:「忽見陌頭楊柳色,教夫婿覓封侯。」
急流勇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九:「日中必昃,月滿必虧。明公功名到此,已無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時矣。直待福過災生,只恐之無及!」
執迷不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執迷不悟」是指人堅信錯誤的觀念,無法醒悟,「迷」即是迷惑之意。東晉時,佛教對中國的影響日劇,僧侶們的政治勢力日漸龐大,道德也日趨墮落,引起不少人的批評。僧人釋道恆有感於時人對佛教的質難,作〈釋駁論〉斥責僧人的所作所為,並說他們「執迷自畢,沒齒不悟」,就是指他們固執自信,永遠也不知道悟。後來「執迷不悟」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堅持錯誤的觀念而不醒悟。稍晚,南朝梁武帝蕭衍的文章中就使用了這句成語。他在前朝被封為征東將軍,為朝廷帶兵東征,剷除地方勢力。出發前寫了一篇〈移檄京邑〉,向當地的領袖喊話,說他們受到良好的教養,只是受制於惡人,才不得不為亂。若歸順朝廷,即能轉禍為福。但若還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