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勞永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揚雄〈諫勿許單于朝疏〉(據《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引)且夫前世豈樂傾無量之費,役無罪之人,快心於狼望之北哉?以為不壹勞者不久佚1>,不蹔費2>者不永寧,是以忍百萬之師以摧餓虎之喙,運府庫之財填盧山之壑而不也。至本始之初,匈奴有桀心,欲掠烏孫,侵公主,乃發五將之師十五萬騎獵其南,而長羅侯以烏孫五萬騎震其西,皆至質而還。時鮮有所獲,徒奮揚威武,明漢兵若雷風耳。雖空行空反,尚誅兩將軍。故北狄不服,中國未得高枕安寢也。 〔注解〕 (1) 佚:通「逸」。 (2) 蹔費:短時間的花費、費心。蹔,音ㄓㄢˋ,同「暫」。
馬首是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種命令,我偏要把馬頭向東回國。」欒黶說完把馬頭一調就走,他的部下也跟著撤兵。荀偃看到這種情況,很後下了這道命令,造成自家軍隊的分裂,心想這樣非但不能打勝仗,還可能會敗北,只好下令撤軍回國,結束了這場戰爭。荀偃這道命令中,有「馬首是瞻」四個字,就是要晉軍跟著他的馬頭方向前進。後來「馬首是瞻」被用來比喻服從指揮或跟隨他人進退。
憔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枯槁瘦病的樣子。《楚辭.屈原.漁父》:「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宋.柳永〈蝶戀花.獨倚危樓風細細〉詞:「衣帶漸寬終不,為伊消得人憔悴。」也作「蕉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凌辱、欺負。唐.姚合〈寄王度居士〉詩:「天公與貧病,時輩復輕欺。」《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公子倚勢欺人,無所不至。」
書到用時方恨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到了實際應用的時候,才恨書讀得不多,知識匱乏。如:「每當造句寫不出來時,就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苦惱。」
意氣用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理事務只憑一時感情衝動,而不依據理性。[例]千萬別意氣用事,做出令自己後的決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包庇、掩蔽。如:「袒護」、「庇護」。《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仲尼不假蓋於子夏護其短也。」《清史稿.卷一四九.交通志一》:「張之洞翻然悟,不護前非,仍擬借款築造。」
羞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羞恥慚愧。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羞愧俯伏,以自罪於車塵馬足之間。」《儒林外史》第五一回:「眾人看著那婦人穿了衣服,起來又磕了兩個頭,同烏龜滿面羞愧,下船去了。」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技巧,能表白自己的意願,有主見,有自信心,合情合理,不遷就他人無理的要求與干擾,以免造成埋怨、後、自責、膽怯的後果。一般人常礙於情面,不知如何拒絕別人,常常開不了口。例如:心不甘情不願地難以回絕朋友的借錢;或室友的錄音機吵到自己的專心讀書準備考試,卻又不好意思吭聲,只有滿肚子的悶氣。自我肯定訓練的過程是:真實的敘述、誠懇的表達、合理的聲明、明智的果決,坦誠地表明自己的主張。自我肯定訓練可以說是改變個人性格的重要措施,它所運用的原理仍屬行為改變的過程,但是含有相當多的認知成份。自我教導訓練自我教導訓練是當事人教導自己...
大發雷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圖四海者,匪懷細以害大。彊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遠征,必致闚,慼至而憂,之無及。若使大事時捷,則淵不討自服;今乃遠惜遼東眾之與馬,奈何獨欲捐江東萬安之本業而不惜乎?乞息六師,以威大虜,早定中夏,垂耀將來。」權用納焉。 〔注解〕 (1) 雷霆:巨大而急發的雷聲。 (2) 垂堂之戒:可能引致危機的大忌。垂堂,靠近屋簷下,比喻危險的地方。 (3) 輕:看輕、不重視。 (4) 萬乘之重:出動萬輛兵車的重大負擔。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