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6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罪不容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家,他提倡儒家學說,重仁義、輕功利,所以曾說:「孔子的弟子冉求曾為季康的家臣,但他非但沒有使季康的德行更好,反而幫著他加重人民的賦稅,氣得孔子跟其他弟子說:『冉求不是我的學生,你們可以敲鼓宣佈他的罪狀,對他加以指責。』由此看來,在上位者不行仁道,下屬還替他求富,是孔子所不恥的。更何況是替他打仗,為爭奪土地、城池,到處殺人,這樣即使是一死都不能抵免罪過。」後來「罪不容誅」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罪大惡極。
|
摩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撫摩揉搓。唐.韓愈〈石鼓歌〉:「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老殘遊記》第一四回:「虧得個老王媽在老奶奶身上儘自摩挲,忽然嚷道:『不要緊!心口裡滾熱的呢。』」
|
巧取豪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敲榨勒索、軟硬兼取
|
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敲、擊。如:「叩門」、「叩關」。《論語.憲問》:「以杖叩其脛。」唐.白居易〈長恨歌〉:「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
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敲擊金、鐘的聲音。《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鍠鍠鎗鎗,奏於農郊大路之衢。」
|
倥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情紛繁迫促的樣子。《後漢書.卷二五.卓茂傳.論曰》:「嬰城者相望,斯固倥傯不暇給之日。」《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敲扑諠囂犯其慮,牒訴倥傯裝其懷。」
|
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考、推敲。《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提起筆來,毫不思索,一揮而就。」《紅樓夢》第三七回:「侍書一樣預備下四分紙筆,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來。」
|
烽火連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亦名望樓車。
(2) 瞰臨:從高處往下看。瞰,音ㄎㄢˋ。
(3) 鉦鼓:古代行軍時,擊鼓表前進,敲鉦表停止。故用鉦鼓比喻軍事。鉦,音ㄓㄥ。一種銅製的打擊樂器,形似鐘而狹長,有長柄可執,是古代行軍樂器。
|
聲色俱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尺左右的珊瑚賞賜給王愷,這珊瑚樹枝條茂盛,世上很少有能與它媲美的。王愷把它拿給石崇看。石崇用鐵如意敲它,隨手就打碎了。王愷非常惋惜,聲音臉色都非常嚴厲。石崇說:「不值得遺憾。」就叫手下把自己的珊瑚拿來,高達三尺、四尺,光彩奪目,總共有六十多枚。王愷看了神情顯得迷惘,一付若有所失的樣子。後來「聲色俱厲」演變為成語,被用來指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
緊鑼密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鑼鼓點敲得非常緊密。比喻公開活動前緊張而密集的準備各項事宜。如:「比賽將近,選手正在緊鑼密鼓的練習。」也作「密鑼緊鼓」。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