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汗出沾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孝文皇帝:漢文帝劉恆(西元前202∼前157),漢高祖劉邦之子,繼漢惠帝即位。施政採黃老治術,尊行道家的無為而治。仁慈恭儉,廢除殘酷的刑罰。天下豐殷,四境和平。 (2) 勃:周勃(?∼西元169),西漢沛縣人。秦末跟隨劉邦起義,屢立軍功,封絳侯。後平呂氏之亂,迎文帝即位,拜右丞相,卒諡武。 (3) 決獄:判決獄訟。 (4) 錢穀出入:賦稅收支。錢穀,賦稅。
民歌五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褲,稱頌地方官吏施行善政。民歌五褲指因施政措施良好,而百姓家有餘衣,乃稱道高歌。《幼學瓊林.卷一.文臣類》:「廉范守蜀郡,民歌五褲。」
急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緊要急切的事務。[例]改善交通是市府當前的施政急務。
投珠報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受周平王賜爵,是為衛武公。衛武公治理國家的態度十分開明,總是廣納百官的意見,做為施政的參考,因此得到衛國人民的愛戴,讓衛國成為春秋初年的大國。衛武公在詩中自勉道:「人民都效法你的德行,所以你要使你的行為又善良又美好。你要謹慎行為,不失於禮儀,不踰越本分,不害於道理,那麼就很少人不以你做為準則了。因為人家送給我桃子,我回報他李子,這是很合理的。如果有人說小羊的頭上生了角,那就是在欺騙人了。」後來「投桃報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朋友間友好往來或相互贈答。
銷患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防患未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易經》是古代的卜筮書,相傳由伏羲制卦,文王作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大自然、氣象、天文等變化,供古代帝王施政參考之用,一般百姓則用為占卜吉凶。直到孔子為《易經》作傳,才賦予它哲理上的意義,成為儒家的重要典籍。它的內容充滿神祕的色彩,理念幽微莫測,由宇宙運行乃至人事生滅,都有極精闢的見解。「既濟」(䷾)是《易經》的第六十三卦,為事情已完成的意思。卦形為〈離卦〉在下,〈坎卦〉在上,〈離〉象徵火,〈坎〉象徵水,所以是火下水上,火性向上,水性向下,取其水火上下相交,各得其用之義。而〈象辭〉的解說為:「水在火之上...
巷語街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序〉文中提到一句俗諺:「街談巷議,倏有裨于王化。」就是說一般民間的輿論有助於君王的施政
民心趨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心意的傾向。如:「施政當以民心趨向做參考,否則容易背離民意。」
蒲鞭不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施政者寬厚仁政。參見「蒲鞭示辱」條。宋.陸游〈賽神曲〉:「歲歲賜粟,年年蠲租,蒲鞭不施,圜土空虛。」
大政方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施政的大方向。如:「現今我國的大政方針,在於建設自由、民主以及富而好禮的社會。」
漢文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西元前202~前157)名恆,在位二十三年(前108~157)。漢高祖劉邦之子。繼漢惠帝即位。施政採黃老治術,尊行道家的無為而治。仁慈恭儉,廢除殘酷的刑罰。天下豐殷,四境和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