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42.0656 ms
共 10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桑木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背面及頭頂為褐色至黑色,有時頭頂及胸部背面具有橘黃色條紋,足及胸部腹面黃色,觸角基部兩節黃色而剩下的為深褐色,前翅透明,雄蟲體長為1.26至1.3公厘,雌蟲則為1.5至2公厘,雄蟲體長為1.63至1.76公厘,雌蟲則為1.8至1.87公厘,雄蟲觸角長為0.9公厘,雌蟲則為0.93公厘,頭部明顯向下彎曲,頭頂寬為長的2倍,雄蟲觸角長為頭寬的1.51倍,雌蟲則為1.44倍,前翅長為寬的2.4倍,翅基部窄且翅端寬圓,後翅細長,後翅長為前翅的0.8倍且為寬的3倍,足細長,後足脛節具有許多脛距。
|
桑粉介殼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成蟲體橢圓形,體長2.5-3.0mm,寬約1.5mm。體紅色,體表覆蓋白蠟粉,體末具7對蠟絲。
|
李棟山桑寄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綠寄生灌木。莖枝圓筒形,密生皮孔,嫩枝與葉芽密被栗褐色柱形疊生之星狀毛,隨即脫落光滑。單葉,對生,革質;基部銳或楔形,先端鈍或圓形;全緣;中肋與側脈於表面略凸起,可與大葉桑寄生區別之。花兩性,聚繖花序;花被長筒形,紅色,先端4裂,裂片反折,綠色。核果倒圓錐形,外表被凸起細疣粒,中果皮肉質,具膠黏。
|
褐桑舞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褐桑舞蛾(Choreutis achyrodes)被歸屬於擬捲葉蛾科/舞蛾科(Choreutidae),是ialeura種群的成員。本種的前翅為橘黃色底,中央有多條較短的不連續白色帶,基部則為一條連續的白色帶;後翅為黑色,前緣有白斑。
A Brief Introduction:
Compared to other species of Choreutidae in Taiwan, identification of (Choreutis achyrodes) is easier by the following characters: orange-y...
|
桑冬加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桑冬加舞係墨西哥提宛太白地峽(the Isthmus of Tehuantepec)之一種雙人舞,於節日及社交場合時表演。此舞之來源有多種傳說軼聞,但其音樂則據說從十九世紀中葉才流傳。提宛太白的女人據說素以美貌著稱,桑冬加之意為「美麗優雅的女人」,亦為每位提宛那(Tehuana)女人希望成為的理想偶像。正如哈拉貝舞(Jarabe)的形式,此舞由舞者面對面不碰觸地表演,女孩以一簡單的華爾滋舞步高傲地移動,眼光並不看著舞伴;她的男伴以快速的察巴泰歐舞步圍繞她跳舞,由一馬林巴木琴(marimba)為此舞伴奏,居間亦有時吟唱詩歌,或為通俗詩曲或為敘述受挫的愛情。當由數對同時表演時,男人和女人即排...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桑吉格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此為一支有趣的菲律賓老式社交舞,只有在卡匹茲(Capiz)、阿克蘭(Aklan)、馬利瑙(Malinao)等自治區內的老式土風舞中可見演出,通常表演於豐收後之歡慶,是僅由一對男女所跳的雙人舞。此舞中特殊的三拍子舞步為桑吉格步。
Francisca Reyes Aquino《Philippine Folk Dances Ⅳ》1960.
|
雲紋桑舞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雲紋桑舞蛾(Choreutis hyligenes)是擬捲葉蛾科/舞蛾科(Choreutidae)的成員,被歸屬於nemorana種群。本種前翅底色以黃褐色為主,前端有兩條波浪狀的黑色條紋;後翅為灰黑色帶有黃斑。
|
桑盾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14-19公釐。體赭色、橘或紅色,具有不同大小的藍斑或黑斑。體背花紋變異大。前胸背板前緣及邊緣,與中央區同色,絕不呈黑色。
|
桑絹野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桑絹野螟(Glyphodes pyloalis)是(Crambidae)斑野螟亞科(Spilomelinae)的成員。本種的前翅為橘黃色底,亞基線為黑色,下方有一塊白斑,內線為黑色,沿內線靠基部方向有一條白線,中線為黑色,附近有兩個橢圓形白斑,內線與中線、中線與外線中央各有一大塊白斑,亞外緣線為黑色,於近頂角處向外尖出,靠亞外緣線內側有一條白線,亦於近頂角處向外尖出,外緣有一條白線;後翅亦為橘黃色底,基部2/3為白色,中線為黑色,後中線則為不連續的兩段暈開線條,外緣有一條白線。
A Brief Introduction:
Glyphodes pyloalis re...
|
桑得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非洲蘇丹南部阿桑得(Azandé)之間的娛樂舞蹈,約由十二位舞者,於日出時開始在一處小的圓形墾拓地內表演。音樂包含唱歌並有鼓伴奏,鼓是木製的,鼓型像一頭動物,有位擊鼓手跨騎在上面,看似活的;另有一支魯特琴(lute),一個定音鼓和一個簡單的馬林巴琴(marimba);歌詞用當下的時事作為主題歌,而舞蹈與主題年年不同,很像稱為「Shanty」(一種船歌)的做活歌。男女舞者掌心朝上,互搭雙手於前,隨著音樂拍子動手臂,雙腳踩著小交換步,從一邊移動到另一邊並輕微擺動臀部。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