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固結。《莊子.庚桑楚》:「內韄者不可繆而捉。」
|
甘之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甘如飴注音︰ㄍㄢ ㄖㄨˊ |ˊ漢語拼音︰gān rú yí釋義︰即「甘之如飴」。見「甘之如飴」條。
01.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嘗膽不苦甘如貽,令我采葛以作絲。」(源)
02.宋.文天祥〈正氣歌〉:「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參考詞語︰甘之若飴注音︰ㄍㄢ ㄓ ㄖㄨㄛˋ |ˊ漢語拼音︰gān zhī ruò yí釋義︰若,如。「甘之若飴」即「甘之如飴」。見「甘之如飴」條。
01.《明史.卷二一○.桑喬等列傳》:「贊曰:『……言者踵至,斥逐罪死,甘之若飴,而不能得君心之一悟。』」
|
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量詞:(1)古代計算面積的單位。五十畝為一畦。《說文解字.田部》:「畦,田五十畝曰畦。」(2)計算園圃種植分區的單位。如:「千畦薑韭」。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五.田制.農桑訣田制》:「內皆種蔬,先作長生韭一二百畦,時新菜二三十種。」
|
冠冕堂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冠冕堂皇」係由「冠冕」及「堂皇」組合而成。「冠冕」一詞見於《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法正傳.龐統》。三國時蜀國將軍龐統,曾是個純樸不起眼的少年,二十歲時前去拜訪司馬徽。當時司馬徽在樹上採桑,龐統便坐在樹下和他對談,一直談到天黑。司馬徽素有慧眼,善於知人,見到這個年輕人談吐不俗,便稱他為南州之士的「冠冕」,龐統也因此打響了名號,後來龐統也受到劉備的重用,與諸葛亮同為中郎將。「冠冕」是指帽子,為衣飾之首,在此引申為南州眾士之首之意,表示龐統為才識出眾的人。「堂皇」一詞見於《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胡建》。漢武帝時渭城縣令胡建是個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的人。他在軍中時,與走卒打成一片,感情甚篤。...
|
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深。《詩經.豳風.七月》:「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屹鏗瞑以勿罔,屑黶翳以懿濞。」
|
美輪美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元.謝應芳〈延陵精舍疏〉:「築精舍笠澤之濱,捐故園延陵之扁。既不忘乎桑梓,且樂育於菁莪,願言為長者折枝,僉曰:「使工師求木,美輪美奐,鼓瑟鼓琴。」
|
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樹木的外皮。《說文解字.木部》:「朴,木皮。」《太平御覽.卷三八二.人事部.醜丈夫》:「崔駰〈博徒論〉:『膚如桑朴,足如熊蹄。』」
|
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手指順著抹過去,使物體平順、光溜。如:「捋鬍鬚」。《樂府詩集.卷二八.相和歌辭三.無名氏.陌上桑》:「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
|
庖丁解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解釋2 2.出處3 3.故事4 4.例句 1.解釋庖丁:廚師。比喻掌握了事物客觀規律的人技術純熟神妙,做事得心應手。 2.出處<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跂,砉然想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枝經肯棨之未嘗...
|
不求甚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陶潛,一名淵明,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人,為晉朝大司馬陶侃的曾孫。雖然有顯赫的家世背景,但因其世代為官清廉,故傳至陶潛時已是家道中落,生活困苦。陶潛也曾幾次做官,先後擔任祭酒、參軍等職務,四十一歲時還當過彭澤令,但只做了八十多天,便因不肯穿著整齊去迎接督郵,而辭官歸隱。陶潛個性放任曠達,自然率真,曾作〈五柳先生傳〉一文來比喻自己,文中說五柳先生的個性沉默少言,不愛好榮華富貴;喜歡讀書,但只求義理上的了解,不過度鑽研字句的解釋,每次讀書只要讀到有心領神會的地方,便會高興得忘了吃飯。又說五柳先生喜歡喝酒,但因為家裡貧窮,沒辦法常買酒喝,於是鄰居或親朋好友常常買酒招待他,他也不矯揉造作,總是喝到酩酊大...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