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65.45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方興未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上孝奉三宮,十年一講盛禮,鴻恩錫類,方興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庶幾名器增重,不致冒濫,人得以為
信口開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加思索的隨意亂說。《孤本元明雜劇.漁樵閑話.第一折》:「似我山間林下的野人,無無辱,任樂任喜,端的是信口開河,隨心放蕩,不受拘束。」《紅樓夢》第六三回:「賈蓉只管信口開河,胡言亂道之間,只見他老娘醒了,請安問好。」也作「信口開喝」、「信口開合」。
洛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班張之流:和班固、張衡同樣的一流作品。班固著〈兩都賦〉,張衡著〈二京賦〉,均描寫長安和洛陽的繁富庶。 (13) 洛陽:西晉首都,位於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
每況愈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日新月異、扶搖直上、欣欣向
黃粱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華富貴如夢一般,短促而虛幻。亦比喻欲望落空。參見「黃粱夢」條。元.范康《竹葉舟》第一折:「因應舉不第,道經邯鄲,得遇正陽子師父,點化黃粱一夢,遂成仙道。」
得魚忘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筌,捕魚用的竹器。得魚忘筌指捕得了魚,便忘掉了筌。語本《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五首之四》:「嘉彼釣叟,得魚忘筌。」後轉比喻人在成功後就忘本背恩。明.朱權《荊釵記》第一五齣:「願他獨占魁選,顯。母妻封贈受皇宣,門楣顯,姓名傳。得魚後,怎忘筌?」
出類拔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 qún釋義︰猶「出類拔萃」。見「出類拔萃」條。 01.明.無名氏《誤失金環.第四折》:「兩個夫妻貴,一雙出類超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猛烈、強烈。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四:「勁風無木,此蔭獨不衰。」宋.陸游〈醉中懷眉山舊遊〉詩:「勁酒少和氣,哀歌無歡情。」
趨炎附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沈生於極端重視門第的晉朝,年輕時雖然很有文采,但出身寒門,還是無法打入上流社會,於是他寫了篇〈釋時論〉,以抒發鬱鬱不得志的心情。其中提到:在溫暖地方的人,都是喜歡熱的人。但能夠知道冶煉金屬的方法,只有掌爐漆炭的人。就像想要打入上流社會,出身是很重要的。出身卑賤的人,常常被人汙辱;出身尊貴的人,卻常得到耀。肉食的有錢人不斷出入於華廈,粗茶淡飯的窮人只能往來於田野。講求名利的人,向有勢力的人逢迎諂媚;而講求名聲的,卻因為錢財,而原形畢露。實在是很令人感嘆。後來「趨炎附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依附權勢。
矯枉過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越絕書.卷一五.越絕篇敘外傳記十九》1>問曰:「子胥伐楚宮,射其子,不殺,何也?」「弗及耳。楚世子奔逃雲夢之山。子胥2>兵笞3>卒主4>之墓,昭王5>遣大夫6>申包胥7>入秦8>請救。于斧漁子9>進諫子胥,子胥適10>會秦救至,因引兵還11>。越12>見其於無道之楚13>,興兵伐吳14>。子胥以不得已,迎之就李15>。」問曰:「笞墓何名乎?」「子之復仇,臣之討賊,至誠感天,矯枉過直。乳狗哺虎,不計禍福。大道不誅,誅首惡。子胥笞墓不究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 (2) 子胥:伍員(?∼西元前664),字子胥,春秋楚人。與父兄俱仕楚,楚平王聽信讒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