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6.43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指近代民間風俗流行的挽;全國各地都有,又可稱為孝、夜、葬、陰鑼鼓、跳喪鼓等。舊時習俗,人死後要在家停靈數日,守靈時往往請三、五個手來唱喪,由天黑唱到天亮。喪有固定形式可尋:一般是開始和結束都有祭祀的儀式曲,或名起鼓、煞鼓;中間則可自由唱,這是整個喪的主要部分,可唱亡人,或唱歷史故事、愛情故事等,曲調低沈悲哀,大多為獨唱和齊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及曲,合稱為「樂」。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聲律》:「聲含宮商,肇自血氣,先王因之,以制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福建南部漳州一帶的民。內容多表現男女愛情,詞為七字一句,四句一段。女聲曲調,節奏較為自由,常以二拍子和三拍子交替出現,情緒柔婉含蓄。男聲曲調,節奏較為工整,二拍子,情緒明朗剛勁。也稱為「相褒
黑人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黑人民族在奴隸時代作的宗教曲。詞內容多取材於聖經,並反映出黑奴遭受壓迫、生活困苦的心聲,為充滿虔誠信仰與感情的民謠。
帶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elospiza melodia
體長14~16公分。這種鳥類的體型和顏色隨著分布的地區而變化。在阿拉斯加南部的亞種體型最大,南方的亞種體型較小;而沙漠的亞種顏色較淡。喙小,結實成錐形,上喙灰黑色,下喙淡皮黃色。頭頂顏色為褐色,臉部灰色,有褐色過眼細線和頰紋。背上灰色至深灰色而有褐色縱紋,翼羽暗褐色至紅褐色,可見到2條白色翼帶。喉部白色,胸部為灰色或是白色底而有深色縱紋,腹部白色。
共39亞種,分布於北美洲。由阿拉斯加南部、加拿大中部和東部,往南分布到墨西哥中部。部分族群為候鳥,冬季時向南遷徙。
普遍分布於開闊環境中,被廣泛地做為研究的題材。近年來,其繁殖的分布範圍逐漸有向南擴張的趨勢。不同的亞種除了體型和顏色有所不同之外,就連鳴唱聲也有明顯的差異,研究者甚至可以藉由鳴唱聲的語調來辨別其族群。在繁殖期的時候,雄鳥會從清晨鳴唱到黃昏,甚至一直唱到晚上。叫聲嘹亮婉轉,每一首都有一個有旋律性的曲調作為開頭,接著是顫音,最後由一連串不規則的單音作為結尾。雄鳥有強烈的領域性。在地面上覓食,主要以種子做為食物,另外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約佔了食物量的三分之一。築巢於地面上或是茂密的草叢中,由草和草莖所構成,通常靠近溪流。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鵐科(Family Emberizidae)
;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類型名。日本詩的一種;舞蹈時奏唱之詩、為舞伎音樂謠之名詞。和亦可分為:一、長、短、旋頭(Sentoka)、片等,亦為中國古代對日本定型謠之稱呼。狹義而言是指定型「三一音」之短,奈良時代寫成「倭」或「倭詩」。二、隨著調子旋律附和而唱,奈良時代書寫成「和」者全屬此意。三、原則上指舞蹈時所奏唱之詩的總稱,其詞形式同第一項解釋之「三一音型」的短。或指謠曲(Yokyoku)裡,在舞(Mai)之前後所使用之謠的節拍。四、舞伎伴奏音樂;等於下座音樂(Geza Ongaku)之一。江戶時代使用於開幕音樂之首。以太鼓為中心之各種大小鼓之敲擊、合著「能管」之吹奏(Noka...
新村出編:《廣辭苑.第四版》1997、演劇博物館編《演劇百科大事典.第六卷》196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形式短小,節奏自由,曲調爽朗質樸,流行於山村間的民。唐.白居易〈琵琶行〉:「豈無山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縱情高。唐.白居易〈狂詞〉:「勸君酒杯滿,聽我狂詞。」《三國演義》第三六回:「庶故作狂於市,以動使君;幸蒙不棄,即賜重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的譜子。通常以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置於五線譜上,以表現曲調,或以1、2……7等數目以表示音階高低而寫成簡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流行於北方農村間的踏。以數人裝扮各種人物,踩高蹻而踊,或為合唱,或相應答以表演各類故事。後泛稱田間工作者所唱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