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前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為跳躍基本動作之一種,是「飛」(Fei Yan)〔見(飛)〕之變化動作;即雙腿飛躍空中做飛動作時,上身直背前壓、雙手臂同時由身體前交叉向上繞,再左右分開迅速拍打足背,該飛躍是訓練彈性極佳之基本動作。
郜大琨、張勇、韓國躍著《中國古典舞基訓》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
儔鶯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男女兩人恩愛逾恆,如膠似漆。元.胡祗遹〈點絳脣.風度高閒〉詞:「命薄秋娘,夢斷霓裳舞。黃梅雨,儔鶯侶,那解芳心苦。」也作「侶鶯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穿鑿附會之說。參見「郢書說」條。唐.黃庭堅〈奉和文潛贈無咎篇末多以見及以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為韻〉:「談經用說,束棄諸儒傳。」
五雀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為一道以、雀計算重量的問題。見《九章算術.卷八.方程》。後比喻事物的輕重相等。
鷗(白頂黑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nous stolidus
體長39~45公分。雌雄外形相似,羽色不隨季節而變化。喙黑色,額灰白色;眼睛上、下方具新月形白斑,虹膜暗褐色。全身暗褐色,腹部和尾下覆羽較灰;翅膀腹側中間灰色,邊緣色澤較暗;尾羽黑褐色;腳暗褐色。幼鳥喙較短,頭部灰褐色,額較灰;身體褐色,尾羽黑色。
共5亞種,分布於整個熱帶,於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熱帶和亞熱帶島嶼繁殖,族群分散。臺灣也有其分布,但局部分布於離島,例如澎湖貓嶼和彭佳嶼,屬於夏候鳥。
出現於海岸、島嶼的岩石峭壁上,叫聲為“kark”的喉音。群聚繁殖,終年皆可產卵。
鳥綱(Class Aves)
鷸形目 (Order Charadriiformes)
鷗科 (Family Sternidae)
黑嘴端鳳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型及羽色與鳳頭鷗相似,但背部顏色淺灰、喙橘黃色,且尖端三分之一為黑色,最尖端為白色。繁殖鳥的頭頂與頭後黑色,頭後有羽冠。身體背面淺灰色,初級飛羽的末稍越往翼尖越黑,尾羽白色。身體腹面白色。腿和腳黑色。繁殖季後期,額部逐漸換成白色羽毛,範圍隨季節向頭頂延伸,最後僅頭後有黑色羽冠,也就是非繁殖季的羽色。幼鳥絨羽淺灰白色,有稀疏的灰色斑點,但有些幼鳥的斑較多,顯得顏色較深。幼鳥的喙黃色,亞成鳥羽色與非繁殖季的成鳥相近,但雙翼略顯圓鈍,全身白色,翼羽帶有棕色,頭後有一圈不整齊的黑灰色斑塊。
〔哈佛京學社引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哈佛京學社引得〕由前京大學洪業(煨蓮)教授(1893-1980)主編。引得編纂處設北平京大學圖書館,並兼印刷及發行。經費由哈佛京學社提供。編輯委員會前後有聶崇岐、李書春、田繼綜、趙豐田、馬錫用諸人。自1931年至1950年共出「引得」及「引得特刊」64種(見下表)。「引得特刊」包括若干「堪靠燈」(Concordance)附印校正及標點原文。引得多種有專家學者之序言,內容精湛,為不可多得之學術論文。1950年,編纂及出版工作終止。後哈佛大學出版部曾複印兩種發行(見下有*註者)。座於東京東洋文庫之東方學研究日本委員會(Japan Council for East Asian Stud...
大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跳躍基本動作。預備姿勢:雙足併步站立。動作說明;右足向前邁步,同時左足前踢躍起、直膝力量向上蹦至90度, 右足曲膝躍上後抬,膝蓋朝下,在跳躍的同時手成順風旗,上身擰身至左方,頭向斜上方看。
郜大琨、張勇、韓國躍著《中國古典舞基訓》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
灰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灰蝶。軀體背側黑褐色,腹側胸部淺褐色或灰色,腹部黃白色或橙色。前翅翅頂尖,外緣、前緣弧形。後翅CuA2脈末端有細長尾突。臀區葉狀突發達,上有橙色及黑色斑紋組成之眼斑。翅背面褐色,上有藍紋。翅腹面底色暗褐色,前、後翅有一兩側鑲淺色線之暗色帶紋,於後翅成W字形。前、後翅中室端有一兩側鑲淺色線之暗色短條。CuA1室有黑斑與橙色環形成之眼狀斑。臀區有黑斑。沿外緣有兩道暗色帶,於前翅外寬內窄,於後翅約略等寬。緣毛褐色。雄蝶前翅背面中央於M3、CuA1及CuA2脈基部及附近中室脈有特化灰色鱗,腹面後緣具長毛。後翅背面翅基有灰色性標。
日本魟或日本鳶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ymur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1850)
體盤寬遠大於體盤長,外角圓,體盤薄而縱扁;吻短鈍,吻長約為頭長之2/5;眼小;口裂彎曲,寬度約為頭長之4/5。齒細小而多,呈三角尖狀。鼻孔寬且傾斜;前鼻瓣寬,後鼻瓣則稍短;噴水孔大型,橫向;鰓裂小,五鰓裂間距相等;背鰭缺如;腹鰭小而窄;尾細而短;胸鰭寬大,往前延伸越過頭部。福馬林浸泡後體背棕黑色,尾白色,背部具6處黑斑,腹面白。
出現於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台灣沿岸海域。
近底棲性,以小魚及蝦、蟹等甲殼類為主食。
底拖網可零星漁獲,魚肉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鰩目(Order Rajiformes)
魟亞目(Suborder Myliobatoidei)
魟科或鳶魟科(Family Gymnuridae),Butterfly Rays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