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貽,遺留。,安樂。貽語本《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詒厥孫謀,以翼子。」後比喻為後世子孫留下安樂穩定的根基。唐.白居易〈許昌縣令新廳壁記〉:「嗚呼!吾家世以清簡,垂為貽之訓。」
日本魟或日本鳶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ymur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1850)
體盤寬遠大於體盤長,外角圓,體盤薄而縱扁;吻短鈍,吻長約為頭長之2/5;眼小;口裂彎曲,寬度約為頭長之4/5。齒細小而多,呈三角尖狀。鼻孔寬且傾斜;前鼻瓣寬,後鼻瓣則稍短;噴水孔大型,橫向;鰓裂小,五鰓裂間距相等;背鰭缺如;腹鰭小而窄;尾細而短;胸鰭寬大,往前延伸越過頭部。福馬林浸泡後體背棕黑色,尾白色,背部具6處黑斑,腹面白。
出現於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台灣沿岸海域。
近底棲性,以小魚及蝦、蟹等甲殼類為主食。
底拖網可零星漁獲,魚肉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鰩目(Order Rajiformes)
魟亞目(Suborder Myliobatoidei)
魟科或鳶魟科(Family Gymnuridae),Butterfly Ray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福建省荔枝、龍眼成熟時,有一種趫捷的蟲,飛掠樾間,瞬息可盡千百樹,稱為「夜」。也作「夜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鷗亞科的海鳥。體長約二十至五十五公分,喙細長,尾部直長分叉,腳有蹼,羽毛由黑白色組成。以魚類為食。生殖時成群聚集於小島上生蛋,每次約下三至四個蛋。具有長程遷移的能力,其中北極鷗每年往返南北兩極。種類繁多,約有三、四十多種。如小鷗、烏領鷗、鷗嘴鷗。
鷗(普通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erna hirundo
體長33~36公分。體長因尾羽長度而異。尾羽分叉,翅尖狹長。夏季喙呈紅色,尖端黑色。冬季腳會成紅褐色。幼雛黃色,喉部黑色,尾下覆羽白色。
共4亞種,分布於歐洲、亞洲、非洲及北美洲,夏季於北半球內陸約北緯40~60度範圍內繁殖,冬季遷移至非洲、亞洲東部印度洋地區及澳洲。
棲息於岩石島嶼、沙灘、湖邊、河邊砂礫、高沼地甚至是海拔4,600公尺的乾草原。大部分的鷗都有高度的遷徙能力,本種可往南遷徙至副熱帶及熱帶地區。覓食時飛於離水面幾英尺的水面上,喙朝下,短暫盤旋之後衝入水下,捕食小魚為食,也會吃甲殼綱動物、軟體動物、海洋蠕蟲、棘皮動物或陸地上部分昆蟲。會浮在內陸水面上休息,也會在岸邊、浮標、杆上棲息,走路姿勢笨拙。常聽見的叫聲是刺耳的“kee-raah”聲和急速的“kek kek kek”聲。雄鳥求偶時會捕食魚類給雌鳥,並作空中的追逐和滑翔,伴隨“korrr korrr”聲。巢築於岩石上,以當地植物莖或草為巢材。每窩可產2~4個卵,卵淡綠色、藍色、乳黃色或褐色,...
鳥綱(Class Aves)
鷸形目 (Order Charadriiformes)
鷗科 (Family Stern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鴴科鳥類的通稱。尾羽剪刀狀,能飛行捕食昆蟲,又能在地上覓食,兼具與鷸的特性。
白腰叉尾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ceanodroma leucorhoa
體長約19~22公分。翼展47公分。全身羽色大致為褐色,頭部有黑褐色斑紋。飛羽黑褐色,覆羽淡楬色。腰白色,胸腹部灰褐色,尾有深叉如子。
共5亞種,繁殖地包括日本東北部到阿拉斯加,南到墨西哥。非繁殖期時,分布可廣達太平洋中部以及大西洋南部。
出現於大洋以及海岸地帶。常在海面上飛翔,不斷起飛、降落。以小魚及烏賊等軟體動物、甲殼類為食,有時亦會追隨鯨魚或是海獅撿食其排泄物。非繁殖期時通常單獨活動,但是繁殖時會成大群,挖洞築巢於石頭下方,用腳及喙挖洞,深度可達1.8公尺。築巢區的族群密度很高,常常可見到空中相撞的情形。夜晚回到巢洞中,有研究顯示,成鳥是靠著氣味在擁擠的築巢區中找到自己的巢洞。每年5月會到繁殖地,5~6月產卵。親鳥9月離開幼鳥。
T0000000651--鳥綱(Class Aves)
T0000000669--形目(Order Procellariiformes)
T0000000672--海科(Family Hydrobatidae)
灰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灰蝶。軀體背側黑褐色,腹側胸部淺褐色或灰色,腹部黃白色或橙色。前翅翅頂尖,外緣、前緣弧形。後翅CuA2脈末端有細長尾突。臀區葉狀突發達,上有橙色及黑色斑紋組成之眼斑。翅背面褐色,上有藍紋。翅腹面底色暗褐色,前、後翅有一兩側鑲淺色線之暗色帶紋,於後翅成W字形。前、後翅中室端有一兩側鑲淺色線之暗色短條。CuA1室有黑斑與橙色環形成之眼狀斑。臀區有黑斑。沿外緣有兩道暗色帶,於前翅外寬內窄,於後翅約略等寬。緣毛褐色。雄蝶前翅背面中央於M3、CuA1及CuA2脈基部及附近中室脈有特化灰色鱗,腹面後緣具長毛。後翅背面翅基有灰色性標。
尖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菱形,極側扁;頭部背面眼至吻部間稍凹,眼後至背部間突出;眼間隔寬小於眼徑。吻短而圓鈍。口下位;上下頜約等長,下頜具小孔5對;頜齒具三牙尖,等長;鋤骨具齒,腭骨無齒。體被小櫛鱗;側線弧形,側線鱗數44-52;背鰭單一,背鰭硬棘與軟條無缺刻,硬棘V或VI,埋於鰭前緣,軟條29-34;臀鰭硬棘III,軟條21-26,背、臀鰭前方鰭條均延長,呈鐮刀狀;腹鰭延長;尾鰭截形或雙凹形,上下葉或延長。體銀黃色或暗,腹部較淺;體側含眼帶共具三條黑色寬橫帶;奇鰭具黑邊;尾鰭基黑色,鰭條黃褐色。
足繫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唐代任宗經商湘中,久滯不歸。其妻郭紹蘭以一首寄夫詩繫縛於足,投于夫婿。果飛至,任宗遂得之。見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下.天寶下.傳書》。也作「足繫書」。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