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1.41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來之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後起之秀」之典源,提供參考。 #◎1《晉書.卷七五.王湛列傳》忱字元達。弱冠知名,與王恭、王珣俱流譽一時。歷位驃騎長史。嘗造其舅范甯,與張玄相遇,甯使與玄語。玄正坐斂衽,待其有發,忱竟不與言,玄失望便去。甯讓忱曰:「張玄,吳中之秀,何不與語?」忱笑曰:「張祖希欲相識,自可見詣。」甯1>謂曰:「卿風流雋望2>,真後來之秀。」忱曰:「不有此舅,焉有此甥!」既而甯使報玄,玄束帶造之,始為賓主。 〔注解〕 (1) 甯:范甯(西元339∼401),字武子,南陽順陽(今河南淅川東)人,東晉經學家。曾任豫章太守。推崇儒學,反對何晏、王弼等的玄學。所撰《春秋榖梁傳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榖梁...
就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趁機、順便。《二刻拍案驚奇》卷九:「竇家兄弟為因有一個親眷上京為官,送他長行,就便往蘇州探訪相識去了。」《儒林外史》第一回:「我就便帶了他來見老師,卻不是辦事勤敏?」
扯不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牽連不清、脫離不了關係。如:「一旦誤入歧途,就一輩子也扯不清。」
2.無法整理、分析清楚。如:「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十分複雜,一時之間也扯不清。」
外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衙門書吏。《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將玉堂春屈打成招,問了死罪,送在監裡。若不是虧了一個外郎,幾時便死了。」《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卻有嚴公兒子平日最愛的相識,一個外郎,叫做丘三。」
應答如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李府的世交,煩請通報一聲!」守門人稟告李膺後,李膺答應接見孔融。李膺見了孔融,問他說:「我和你並不相識,你怎麼說我們是世交呢?」孔融說:「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道德仁義修養同等高深,我們當然是世交啊!」李膺對孔融敏捷的反應十分驚奇,覺得他是個人才,就跟他一起談論百家經史。李膺看孔融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再也不輕視他是個小孩子了。後來「應對如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出現「應對如流」的書證如《晉書.卷三六.張華列傳》:「華強記默識,四海之內,若指諸掌。武帝嘗問漢宮室制度及建章千門萬戶,華應對如流,聽者忘倦,畫地成圖,左右屬目。」
不謀同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干寶《搜神記》卷二:「二人之言,不謀而合。」即用以描述有二人各自傳述其所見之石子岡靈異現象,兩人並不相識,但所說的內容卻相吻合,干寶藉以強調此說的真實性。
祖鞭先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劉琨年少志高,與祖逖共聞雞起舞,刻苦自勵。後逖先為朝廷所用,琨乃更加自我鞭策,唯恐落於逖之後。見《晉書.卷六二.劉琨傳》。後比喻努力進取,比人領先一步。宋.趙善括〈水調歌頭.山險號北固〉詞:「休學楚囚垂淚,須把祖鞭先著,一鼓版圖收。」宋.張榘〈金縷曲.枌社新相識〉詞:「任你祖鞭先著了,占鷗天、浩蕩觀浮沒。」
換柳移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外獲得周家原本藏在牆下的財產。賈員外雖然娶妻,卻苦無孩子,後來巧遇落難的周秀才帶著孩子,雙方本不相識,所以因緣際會地領養了周家孩子,在命運的安排下,最後家產又回到了周家的後代手中。所以小說裡就用了「移花接木」來形容個故事。這裡的「移花接木」是指周家的孩子換成了賈家的孩子,家產原本是周家的,落入賈家後,卻又轉到原本是周家的骨肉手中。真假混亂的情形有如「移花接木」。
閃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閃避、拋掉。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二折:「我這裡便嘆書生可兀的身無濟,那裡也廕子封妻,則俺那一般兒求仕的諸相識,他每都閃賺的我難回避。」《金瓶梅》第九九回:「我承望你養活俺兩口兒到老,纔從虎穴龍潭中奪得你來,今日倒閃賺了我!」
五月披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貧困隱逸。參見「披裘負薪」條。北周.庾信〈小園賦〉:「三春負鋤相識,五月披裘見尋。」唐.李白〈杭州送裴大澤赴廬州長史〉詩:「五月披裘者,應知不取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