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起之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後起之秀」之典源,提供參考。 #◎1《晉書.卷七五.王湛列傳》忱字元達。弱冠知名,與王恭、王珣俱流譽一時。歷位驃騎長史。嘗造其舅范甯,與張玄相遇,甯使與玄語。玄正坐斂衽,待其有發,忱竟不與言,玄失望便去。甯讓忱曰:「張玄,吳中之秀,何不與語?」忱笑曰:「張祖希欲相識,自可見詣。」甯1>謂曰:「卿風流雋望2>,真後來之秀。」忱曰:「不有此舅,焉有此甥!」既而甯使報玄,玄束帶造之,始為賓主。 〔注解〕 (1) 甯:范甯(西元339∼401),字武子,南陽順陽(今河南淅川東)人,東晉經學家。曾任豫章太守。推崇儒學,反對何晏、王弼等的玄學。所撰《春秋榖梁傳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榖梁...
淪落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流落異鄉的人。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只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希望。元.王曄《桃花女》第四折:「我只待服降他低頭甘引罪。」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一折:「幾曾和那窮相識每日家相尋趁?都只待共那富家郎逐日相親近。」也作「子待」。
縞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白絹所製的帶子與麻布所製的衣服。典出《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與之縞帶,子產獻紵衣焉。」比喻朋友間的相互餽贈。隋.孫萬壽〈答楊世子〉詩:「縞紵始云贈,膠漆乃相投。」
反眼不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眼之間就不認識對方。形容翻臉不認人。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
合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當初、原先。《朱子語類.卷一.太極天地上》:「而今知得他合下是先有理,後有氣邪?後有理,先有氣邪?皆不可得而推究。」《董西廂》卷五:「刁鐙得人來成病體,爭如合下休相識。」
驀生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素不相識的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可憐裴蘭孫是個嬌滴滴的閨中處子,見了一個驀生人,也要面紅耳熱的,不想今日出頭露面。」也作「陌生人」。
不打不成相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爭執後,彼此反而更相知、更要好。《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今日這樁事自此一字休提,現成的戲酒,就請你們老弟兄們在此開懷痛飲,你我作一個不打不成相與的交情,好不好?」也作「不打不相識」、「不打不成相識」。
撐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懂事、通曉事理。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一折:「這秀才忒撐達,將我問根芽。」明.高明《琵琶記.伯喈思家》:「這壁廂道咱是個不撐達害羞的喬相識,那壁廂道咱是個不睹是負心的薄幸郎。」
作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交道、發生關聯。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劉真長、王仲祖共行,日旰未食。有相識小人貽其餐,肴案甚盛,真長辭焉。仲祖曰:『聊以充虛,何苦辭?』真長曰:『小人都不可與作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