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置腹推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劉坤一〈復馮庭書〉:「古人受降如受敵,先後來投之眾,尚望格外留神,切不可令在左右,置腹推心之語,要未可概用也。」
見異而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見異思遷」之典源,提供參考。 #《管子.小匡》桓公曰:「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奈何?」管子對曰:「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不可使雜處,雜處則其言哤,其事亂。是故聖王之處士必於閒燕,處農必就田墅,處工必就官府,處商必就市井。今夫士1>群而州2>處閒燕3>,則父與父言義,子與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長者言愛,幼者言弟4>,旦昔5>從事於此,以教其子弟,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6>而遷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夫是故士之子常為士。」 〔注解〕 (1) 士:即今之所謂讀書人、知識分子。 (2) 州:聚。 (3) 閒燕:指安靜、清淨之處。或指學校。此處...
紙貴洛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時代魏、蜀、吳都城的文章,即〈三都賦〉。這時左思的妹妺左芬正好被選入宮,左思就藉這個機會搬到人文薈的京師洛陽居住。因為左思從未去過蜀國的成都,所以他就去拜訪當時的大文人張載,請教有關成都的風土民情。為了寫成〈三都賦〉,左思花了十年的時間構思,他的家中到處掛著紙筆,連廁所和籬笆上都不例外,只要一有靈感,他便立刻提筆寫下。在創作的過程中,左思又覺得自己的學問不足,便向朝廷請求擔任掌管圖書的祕書郎一職,以便翻閱各種書籍,作為寫作的材料。後來〈三都賦〉完成,卻並未得到時人的重視。左思認為自己的文筆並不比班固、張衡差,恐怕是當時的人不喜歡他的形貌,所以也看不起他的文章。左思聽說皇甫謐是位著名的學者,...
集翠成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集腋成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墨子,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尚賢、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墨子主張舉拔賢人,一定要打破等級制度,將尚賢真正落實在政治上。賢良之士是國家之寶,要治國,先要集精英、廣納賢士,因為「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意思是江河裡的水,不是從一個源頭流下來的,價值千金的白色狐裘,也不是由一隻狐狸腋下的白毛積成的。狐狸雖不見有純白者,然將一隻隻狐腋下的一小塊純白毛皮,聚集起來之後,便可縫製成一件純白狐裘,輕柔難得,至為珍貴。所以墨子便用此來說明賢良之士的多寡,影響到國家的強弱興衰,所以國君應該親近人才,尊重人才...
翕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裳張起。《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扶輿猗靡,翕呷蔡。」
相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熟識。《紅樓夢》第六五回:「你和珍大哥商議商議,揀個相熟的人,把三丫頭聘了罷。」《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因同文樓的老闆格外相熟,因此就踱到他店裡去看書。」
超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類拔,不同凡響。《晉書.卷七七.殷浩傳》:「案中軍將軍浩過蒙朝恩,叨竊非據,寵靈超卓,再司京輦,不能慎恭所在,恪居職次,而侵官離局,高下在心。」也作「超絕」。
芬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事物的美好。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逮漢成留思,子政讎校,於是七略芬菲,九流鱗,殺青所編,百有八十餘家矣。」
悅目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號。 (2) 鄴宮:鄴郡的行宮。建安時期,曹操位高權重,且愛好文學,極力網羅文士於鄴下,因而人才薈,文風鼎盛。鄴,春秋齊邑,三國魏置鄴郡,位於今河南臨漳縣西四十里。 (3) 讌:音|ㄢˋ,同「醼」,宴飲。 2、「悅目」:漢.劉向《說苑.卷一九.修文》衣服容貌者,所以悅目也。聲音應對者,所以悅耳也。嗜慾好惡者,所以悅心也。君子衣服中,容貌得,則民之目悅矣。言語順,應對給,則民之耳悅矣。就仁去不仁,則民之心悅矣。
吳大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詩集》八卷,《文集》十二卷,《自著年譜》二卷評論:吳大廷「少卓荦負奇氣,讀書穿貫百氏。自其登拔科、領鄉薦、入直內閣,即已超外時俗,銳意為詩古文詞,與京師諸名公相唱和」,其為詩「正變迭出,不名一家,而神與古合,不失詩人意旨」。又與舒焘、王拯、馮志沂、吳敏樹等友善,以文字相切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