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9.82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愛滋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滋為英語AIDS的音譯。由愛滋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一般經由血液或性行為傳染,能破壞人類的免疫系統,使人體失去抵抗疾病的能力。參見「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條。
熱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溼熱的毛巾或熱水袋覆蓋身體表面的局部治療法。身體表面加熱,可使組織溫度升高,血管擴張,增進並改善血液循環,減少鬱血。使局部血液增加,亦可使白血球集中而有利於早期炎症的消除。對局部也有鎮靜、止痛和鬆弛肌肉緊張的作用。也稱為「熱療」。
血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液中血球外的液體成分,為淡黃色液體,約占人體體重的百分之五、血液總量的百分之五十五。主要功能為運輸養分、二氧化碳、無機鹽、激素及代謝產物。
胎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介於子宮內壁和胎兒之間的圓餅狀組織,中央有臍帶和胎兒相連,胎兒可藉此取得氧氣、養分,及排出二氧化碳及廢物到母體血液內,亦分泌激素促進子宮和乳腺的生長。
外呼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氧與肺臟之氣體交換的呼吸。可使血液得氧,而放出碳酸,轉為鮮紅色。
血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上指因血液不足而造成虛弱的病症。也稱為「血虛」。
血循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液經由一定路線,周而復始的運轉作用。人體血循環的血液自心臟流出,經動脈、毛細管,把氧、養料、激素等輸送給全身各部組織,並把組織中的二氧化碳等廢料經由靜脈帶回心臟,再由肺動脈帶入肺內,進行氣體交換後,經肺靜脈流回心臟。
膿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口潰爛所化的黏液與血液。《西遊記》第三一回:「果是打死,好道也有些膿血,如何沒一毫蹤影?」
鈣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礦物質,是構成骨骼及牙齒的主要成分,缺少時會造成骨質疏鬆。亦為調節生理功能的重要電解質,可促進肌肉收縮及血液凝集。日常可由乳製品與小魚乾攝取。
頭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部的皮膚。[例]常按摩頭皮,能促進頭皮血液循環,加快頭髮生長速度。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