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298.0563 ms
共 2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巍巍蕩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泰伯》:「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形容恩惠廣施,崇高偉大。《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況乎聖德巍巍蕩蕩,民氓所不能命哉。」唐.陸贄〈祭大禹廟文〉:「經啟之功,于今是賴。巍巍蕩蕩,無得而名。」
|
柔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善。晉.張華〈輕薄篇〉:「被服極纖麗,肴膳盡柔嘉。」唐.陸贄〈冊淑妃王氏為皇后文〉:「言無伐善,志在匿瑕,柔嘉自持,喜慍莫見。」
|
夢筆花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就是說江淹因夢見筆被大文豪郭璞索回,因而江郎才盡了。而晚唐馮贄的《雲仙雜記》記載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年少時曾做過一個夢,夢到自己所用的筆,筆頭上居然長出花來,是文才燦爛的徵兆。李白長成後果然才華洋溢,所作的詩豐富高妙,聞名天下。後世因此用「夢筆生花」比喻才思泉湧、文筆富麗。
|
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鋤碎的草。《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而坐須賈於堂下,置莝豆其前,令兩黥徒夾而馬食之。」唐.陸贄〈論裴延齡姦蠹書〉:「樵蘇不繼,軍廄輟莝。」
|
恬不為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恬不知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恬不知恥」原作「恬然不恥」。唐馮贄作的《雲仙雜記》,雜載古今逸事。書中記載一個叫做倪芳的人,他的個性不受拘束又特別古怪。平常喜歡喝酒,喝了酒後行為常瘋瘋癲癲,怪裡怪氣,並作一些怪異的舉動,一點也不覺得可恥。有一天,他喝完酒後,把《毛詩》這本書卷了卷,再沾上油當作蠟燭。他點著這個蠟燭,拿著它到外面遊盪了一夜。後來「恬不知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有過錯卻安然不以為恥。
|
餒殍相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餓死的人連接不斷。唐.陸贄〈請減京東水運收腳價於緣邊州鎮儲蓄軍糧事宜狀〉:「至使郊畿之間,煙火殆絕,都市之內,餒殍相望。」
|
河山帶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帶,衣帶。礪,砥石。河山帶礪是古代帝王分封功臣的誓辭,意指即使黃河細如衣帶,泰山小如砥石,但國家依舊存在,誓約依舊有效。「礪」文獻異文作「厲」。語本《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比喻國基堅固,國祚永存。唐.陸贄〈賜李納王武俊等鐵券文〉:「子孫代代,為國勛臣,河山帶礪,傳祚無絕。」
|
反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復古,反回古代制度。明.張居正〈答楚學道金省吾論學政書〉:「生今反古,深用為戒。」明.李贄〈又答京友書〉:「近世稍知反古者,至或同儕相與呼字,以為不俗。」
|
左顧右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到山麓之下,前觀後察,左顧右盼,遂將羅經下針,審了方向。」或指顧慮太多,猶豫不決的樣子,如明.李贄《焚書.卷五.讀史.孔明為後主寫申韓管子六韜》:「以故瞻前慮後,左顧右盼。自己既無一定之學術,他日又安有必成之事功耶?」
|
稱王稱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稱為君王、霸主。後比喻以領袖、首領自居。明.李贄〈因記往事〉:「稱王稱霸,眾愿歸之,不肯背離。」亦比喻人驕傲自大,專斷橫行。如:「待人處事要虛懷若谷,不要自吹自擂,稱王稱霸的惹人厭。」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