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498 ms
共 7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帶固曲齒鯛(白帶椒雀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lectroglyphidodon leucozona (Bleeker, 1859)
體為卵圓型,側扁且高;鼻端覆鱗達鼻孔,眶下骨被鱗,眶前骨與眶下骨之間無凹刻,前鰓蓋骨與眶下骨邊緣平滑無齒;頜齒1行,齒長有切緣,側線中斷,尾鰭凹入。體色成魚(5~9公分左右)為一致的黑褐色,體側中央有一白色帶掠過,胸鰭基部有1小黑斑;幼魚(3公分左右)為鮮黃色,軀幹中央直橫列1條白色寬帶,背鰭中央位置有1大眼斑,最大體長9公分左右,屬於小型雀鯛。
熱帶印度至西太平洋之間海域。
棲息於水深0~2公尺間的岩礁區海域,喜在波浪平靜稍起伏處之暴露區活動,以海底藻類為主食,在台灣南部較常見到,幼魚體色鮮艷,被當作水族觀賞魚類,成魚外貌平凡。
小型魚類,無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雀鯛科(Family Pomacentridae)
|
雀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雀鳥在日暮後就看不見東西的徵狀稱為「雀瞀」。後亦用來指人在薄暮或光線不足時看不見東西。也稱為「雀盲眼」、「夜盲症」。
|
淡青雀斑小灰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hengaris atroguttata formosana (Matsumura, 1926) 淡青雀斑小灰蝶 Phengaris atroguttata formosana (Matsumura, 1926) 淡青雀斑小灰蝶又稱淡青雀斑灰蝶或青雀斑灰蝶。本種為中小型蝶類,成蟲展翅寬約40-50mm。成蟲前翅略為三角形,後翅近橢圓形(雌蝶翅形較圓)。雄蝶翅背面具水藍色光澤,前翅外緣黑色。翅腹面米白色具許多褐色斑紋,後翅斑紋的數量較前翅多,外圍斑紋延翅緣排列成條狀。雌蝶翅背面斑紋與雄蝶有明顯差異,翅色為淺藍色光澤,前翅外緣黑邊較雄蝶寬、後翅外緣具多個褐色斑紋。翅腹面顏色與斑紋排列和雄蝶相似,...
|
三斑圓雀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1.4-1.6倍。吻短而鈍圓。口中型;兩頜齒小而呈圓錐狀,靠外緣之齒列漸大且齒端背側有不規則之絨毛帶。眶前骨具鱗,眶下骨具鱗,下緣具鋸齒;前鰓蓋骨後緣多少呈鋸齒。體被櫛鱗;側線之有孔鱗片17-20個。鰓耙數23-25。背鰭單一,軟條部不延長而呈角形,硬棘XII,軟條14-16;臀鰭硬棘II,軟條13-15;胸鰭鰭條18-21;尾鰭內凹形,上下葉末端略呈圓形。體色呈暗褐色到黑色;體側中央兩側具一淡色斑點,頭背上另有一淡色斑點。幼魚時體色暗,斑點泛白;隨著成長,體色漸淡,斑點亦變淡,甚至消失。
|
普通朱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羽色差異甚大。雄鳥喙褐色,額、頭頂及枕為亮紅色,眼先暗褐色,耳羽褐色雜有紅色,臉、頦及喉為紅色,虹膜暗褐色,頸後、背羽及肩羽欖褐色,部分略帶紅色,腰及尾上覆羽紅色,尾羽黑褐色,翼為黑褐色,翼上覆羽具有紅色羽緣。上胸紅色,但下胸及兩脇轉為淡紅色,腹中央至尾下覆羽為白色,腳褐色。雌鳥背面為灰褐色,頭頂至背有暗褐色縱紋,翼及尾羽為黑褐色,大覆羽及中覆羽羽端灰白色,腹面大致為灰白色,頦、喉、胸及兩脇具有暗褐色縱紋。
|
大嘴地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eospiza magnirostris
體長約16.5公分。喙黑褐色 ,粗厚有力,腳深褐色。雄鳥全身幾乎部是黑色,但是翼羽、尾羽和腹部較偏灰黑色。雌鳥羽色較淡,頭部和背部灰褐色,胸部為淡褐色有黑褐色縱斑,腹部逐漸轉為淡灰褐色。
分布於南美洲之加拉巴哥群島。
這種鳥類是鼎鼎大名的13種達爾文雀之一。在達爾文雀中,大嘴地雀棲息於乾燥的環境中,有最大而厚的喙,可以咬破較硬的種子和獵食較大型的昆蟲,當發生偶見的乾旱氣候時,大嘴地雀由於能夠吃較硬的種子而有較高的存活機率。鳥巢頗大,為半球型,側邊開孔,由樹枝、草和地衣所構成,位於高1~9公尺的植物上,通常是在仙人掌上。在繁殖期的時候,雄鳥會築許多個巢,在其中一個巢邊對雌鳥展示求偶,在配對之後,雌鳥會將雄鳥築的其中一個巢完成,或是另外自己築一個巢。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鵐科(Family Emberizidae)
|
三肉垂鐘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rocnias tricarunculata
中型鳥,雄鳥體長30公分,雌鳥25公分,喙黑色,體型渾圓、喙形寬平,雄鳥整個頭頸前胸為潔淨的白色,其他部分為一致的棕褐色,最特殊的是自喙基部上方及兩側有三條黑色似蟲樣的長條肉垂,雌鳥基本為橄欖綠色,上部較暗,頭頂及頸側有黃色的細長斑紋,腹部亮黃,除尾下覆羽外,有橄欖綠的粗縱斑,腳深灰色,亞成鳥體色似雌鳥,胸部縱斑較模糊,雄亞成鳥體型較大,有較短而不等長的肉垂。
分布於中美洲,包括宏都拉斯東部、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至巴拿馬西部,繁殖期出現於1,500公尺以上至2,300公尺的中高海拔山區,非繁殖期棲息於較低海拔。
常停在森林的突出高樹上,以樟科等樹果實為主食。繁殖期3~6月,各地區及各年間變動頗大,求偶時亦有待殊的飛行展示及叫聲,鳴聲響亮似鐘,可傳數百公尺遠,故有鐘鳥之稱,由雌鳥築巢,而卵及巢的繁殖資料則不明。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傘鳥科(Family Cotinigidae)
|
短吻雀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episosteus platostomus (Rafinesque, 1820)
吻長,體長可達80餘公分。年齡可達20歲。
北美洲北部及中部湖泊及河川中。分布在北緯31~46度之間。
生活在海岸的鹽淡水區域,河川、湖泊、沼澤安靜的水區,水生植物及水中沈木附近,分布區的水溫在10~18℃內。
食用及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半錐魚目(Order Semionotiformes)
雀鱔科(Family Lepisosteidae),Gars
|
純色反嘴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Xenops minutus
體長12公分,喙短尖且微微上翹,為本屬的特徾。全身大致為棕褐色,頭胸部為橄欖褐色有細縱紋,頰有兩條明顯斑紋,背部棕褐色,腹部黃褐色。飛行時可見其飛羽上明顯的縱紋。亞成鳥整體顏色較灰暗。
共10亞種,分布於中南美洲,由墨西哥南部至厄瓜多、阿根廷及巴西。
偏好潮溼森林及次生林地的中、下層邊緣活動,以類似山雀科鳥類的活動方式在細枝及藤蔓間跳躍,並不會利用其尾部做為支橕工具。以昆蟲為主食,單獨或成對活動,亦會與蟻鳥科鳥類混群覓食。繁殖期為1~5月,築巢於中空的小型樹幹或斷枝,約 1.5~9公尺高,開口為整齊的圓形,內部鋪襯纖維狀細絲,每窩產2枚白色的卵。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灶鳥科(Family Furnariidae)
|
黑翅雀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egithina tiphia
體長14公分,由黃、白及黑色三色組成,雄鳥頰、喉及胸腹部為黃色,眼先黑色,頭至背部橄欖黃綠色,翅及尾為黑色,肩羽、覆羽末端及三級飛羽外側為明顯的白色,脅部白色且羽毛長而膨鬆,腳藍灰色,雌雄鳥羽色些微不同,全身較偏橄欖綠色,翼上飛羽外側及翼帶為黃白色,尾羽為橄欖綠色。
共11亞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及南部,包括印度西北、中國西南、中南半島、印尼、婆羅洲及菲律賓,海拔可至1,500公尺。
棲地包括紅樹林、灌叢及海岸林邊緣,或在公園等環境,單獨、成對或與其他鳥種混群,雖然生性吵雜,但不容易觀察,以昆蟲為主食,亦會吃果實。求偶時邊飛邊鳴唱,並將脅及腰的羽毛翻起成膨鬆狀,亦在突出枝頭鳴唱,以吸引雌鳥,巢為杯狀,以草莖及蜘蛛絲組成,築在在l~9公尺的樹叉上,每窩產2~4枚乳白色的卵,上有灰色或褐色的縱紋。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雀鵯科(Family Aegithinidae)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