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2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公共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用下列的方法:1.善用大眾傳播媒介:利用新聞稿、召開記者招待會、刊登廣告或採行廣播電視節目在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方式傳播學校訊息,近年來,興起的網際網路亦是很好的媒介。2.主動發行學校刊物:包含發行校刊與校訓、電子報、信函、多媒體簡介、專書介紹或小冊子簡介。3.建置學校對話窗口:包含發言人或公關執行小組的設置、電話服務專線。4.宣導辦理學校活動:包含校慶、落成典禮或頒獎儀式;學校參觀活動、學術研討會、藝術活動等宣導與訊息傳播。此外,學校倘能建立企業識別系統,亦有助於提升學校公共關係的效果。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公共關...
茅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樣,便有最初的翻譯《衣食住》(卡本脫著)問世。不久,又到國文部編寫《中國寓言》,一面也參與《學生雜誌》的編輯工作。1920年初,“五四”文學革命深入開展中,茅盾開始主持大型文學刊物《小說月報》“小說新潮欄”的編務工作。這時連續撰寫了《小說新潮宣言》、《新舊文學平議之平議》和《現在文學家的責任是什麽?》等論述,表露了茅盾早期的文學見解。同年11月,茅盾接編並全部革新了《小說月報》;12月底,與鄭振鐸、王統照、葉紹鈞、周作人等聯繫,並於1921年 1月成立了“文學研究會”。當時,茅盾主要從事文學理論的探討、文學批評和外國...
花邊新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較不重要但富有趣味性的新聞。常在四周飾以花邊線條引人注意。[例]許多人喜歡閱讀報章雜誌上的花邊新聞。
朵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了朵思自我治療的方式,作品中也不斷對情傷記憶的舔舐。  1955年未滿十六歲那年,朵思在《野風》雜誌上發表了第一首詩作「路燈」後到今日,五十年來,雖曾因家務繁忙、家境困頓而有段時間無能繼續動筆。但朵思不諱言,婚後為了能多點收入維持家計,她致力創作,以所得的稿費支撐家計。「空心菜是詩,房租也是詩,看一場電影是小說,洗尿布和賒帳是散文」。她的詩句不用過多的華麗字眼來包裝,文字簡單,「平中有奇」正是其他詩人對她的評論。醫學病理也能入詩  寫詩從不願去討好大眾,也不管別人怎麼想,一心只想寫出好東西的朵思,1994年出版的《心...
創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創舉辦。[例]他打算創辦一本雜誌,提供讀者最新的流行訊息。
大眾傳播媒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遞傳音訊、消息的公眾性傳播工具。如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電影、廣告、書刊、海報、傳單、唱片等。也稱為「大眾傳播媒介」、「大眾傳播工具」。
吳濁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總集),1977年12月,台南大行出版社出版。無花果─見證二二八》(自傳),1984年3月,台北伸根雜誌社出版。台灣連翹》(自傳),1987年6月,台灣文藝出版社出版。無花果》(自傳),1988年9月,台北前衛出版社出版。台灣連翹》(自傳),1988年9月,台北前衛出版社出版。 評論 此文為客家文學網路數位化寫吳濁流的生命有兩大部分:一是關心台灣的命運,拙於寫男女之愛,卻投注在對台灣的大愛。其第二生命,在於文學,對後代作家的寄望尤深,這才是他真正的生命。六十五歲那年,他創辦《台灣文藝》
龍瑛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務。1936年,與李耐女士結婚。1937年,以日文創作的處女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獲得日本《改造》雜誌第九屆懸賞小說佳作推薦獎,一舉登上文壇。  此後,龍瑛宗陸續有作品於日本、台灣二地發表,內容包括小說、新詩、隨筆、文藝時評。1939年,加入西川滿發起的「台灣文藝家協會」,出任文化部委員。次年一月《文藝台灣》創刊擔任其編輯委員。  1942年,辭去台灣銀行一職,轉任《台灣日日新報》編輯,專職從事文字工作。同年,日本於東京召開「第一回大東亞文學者大會」,與張文環、西川滿、濱田隼雄四人獲選為台灣地區代表與會,為戰爭時期最活...
林海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概念最先由林海音提出,提倡不含政治及商業目的地創作文學。她在1961年成立純文學出版社,創辦《純文學雜誌》,培育無數青年作家,她的名言是「有人得意,看背影就可以知道;有人失意,聽腳步聲就可以知道。」晚年為糖尿病、腦中風、肺炎所苦,2001年12月1日11時46分因器官衰竭辭世。1918 出生於日本大阪絹笠町回生醫院1921(3歲) 隨父母返回台灣在頭份及板橋居住1923(5歲) 隨父母到北京定居城南1925(7歲) 進入廠甸師大第一附小就讀1931(13歲) 病逝於北京日華同仁醫院1934(13歲) 考入北平新聞專科學校...
陳獨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嗣子。他自幼由祖父陳章旭教他讀書。早年留學日本。1903年參加「拒俄運動」。1915年創辦《新青年》雜誌,舉起民主與科學的旗幟。1916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18年和李大釗創辦《每週評論》,提倡新文化,宣傳馬克思主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0年,在共產國際幫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織,進行建黨活動。1921年3月24日,陳獨秀受陳炯明之邀在廣東建黨。在1925年到1927年的中國大革命中,多次反對共產國際的國共合作指示。1926年中山艦事件後,陳獨秀在黨報上表示單方面宣布退出國民黨。1927...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