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4.34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琵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名垃圾魚、清道夫。為一種觀賞魚類,原分布於南美洲水域,現於台灣南、北、西部河川皆可見,且野外所見的種類可能不止一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偷、盜匪。《紅樓夢》第一回:「偏值近年水旱不收,盜蜂起,無非搶田奪地,民不安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藉直接銷售及介紹他人入會,以獲取利益的一種銷售方式,因會員成長快速,猶如老繁衍一般,故稱為「老會」。參見「直銷式傳銷制度」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eotoma floridana (Ord, 1818)
體背黃灰色到暗灰色,腹面白色或灰白色,頭軀幹長15~23公分,尾長7.5~24公分,體重199~450公克。
南達克他州南部和德州中部到北卡羅來那州南部和佛羅里達州。
棲地多樣,從沙漠、潮濕森林到石坡都有,夜行性、不冬眠,會以枝葉、樹幹、石塊、骨頭在樹根或石頭上堆做出精緻的窩,之後由後代不斷利用、添加材料,而堆出高度與寬度超過2公尺的窩。林經常邊覓食邊撿拾做窩的材料,尤其喜歡閃亮的東西如金屬餐具等,在光顧露營地後,常會拋下原先撿拾到的東西,而帶走新拿到的金屬餐具,因此文獲得「交易」(trade rat)或「打包」(pack rat)的俗稱。林的食物包括根莖、葉、種子和一些無脊椎動物,通常單獨活動,一年生2~3胎,懷孕期30~40天,一胎2~4仔,出生時體重11.8~14.2公克,15~21天睜眼,4週斷奶,7~8個月性成熟,8個月達成體體型。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囓齒目(Class Rodentia)
科(Family Muridae)
李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本或藤本,很少草本。單葉,互生或對生,有托葉。花小,兩性,很少單性,多為聚傘花序;花萼筒狀, 4~6淺裂,鑷合狀排列;花瓣4~5片或缺,常短於萼片。雄蕊多為5枚,很少4枚,與花瓣對生,且常為花瓣所包藏,花藥2室,縱裂;花盤周位;子房上位,獨立或陷於花盤中,2~4室,花柱有淺裂,胚珠每室一個,倒生。核果、翅果或蒴果。種子的胚乳薄或無。 約有58屬900餘種,廣佈全球。
以貍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貓為餌來誘捕老。比喻毫無用處,難成其事。《呂氏春秋.仲春紀.功名》:「以貍致,以冰致蠅,雖工不能。」也作「以狸餌」。
亞洲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體長10.3-18公分,尾長13.4-20.4公分,體重56-198公克。身體背部為黑褐色,腹部毛短呈汙白色,尾巴通常大於身體長,呈黑褐色。耳殼突出,觸鬚頗長,相較於另一種居家常見的溝,亞洲家的體型顯得較精瘦。門齒及臼齒發達,善於啃咬及研磨,但前齒與前臼齒退化消失。齒式:門齒1/1,犬齒0/0,前臼齒0/0,臼齒3/3;全部的牙齒數有16顆。

海豚(露脊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Cuvier, 1829)
neo在希臘文中意即「新」,phokaina源自希臘,Phocaena來自拉丁文,兩者都是 「小型海豚(porpo~ise)」之意,eides為希臘文「相似」之意。
出生時體長55~80公分,成體約1.9公尺長,雄體稍大。無背鰭,背頂微現窄脊,脊上有許多小瘤,體型較其他原海豚修長,和小型白鯨外型有些相似。圓頭無鼻,頭可自由轉動,身體為淺藍灰色,腹部顏色較淺,喉及肛門附近為白色,死後身體變黑。上下頜齒各有13~22個。尾鰭中間有凹刻。
僅分布於印度洋至太平洋近海水域,在淡水與海水皆有。
其食物包括小烏賊、蝦、小魚,其為內含物中亦發現米等穀物及葉片。本種行動不活躍,不會船首乘浪,甚至懼船。出現時常為單隻、成對或一群小於 12隻。在日本海域者,每群約50隻,由數個5~10隻的小群構成,其生殖高峯在10月左右。在中國大陸長江的群體約2~12隻成群,其生殖高峯在2~4月,母豚會將仔豚置於背上附著游泳,其壽命估計達25年。在南亞洲曾在紅樹林區域發現其蹤跡。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鯨目(Order Cetacea)
齒鯨亞目(Suborder Odontoceti)
海豚科(Family Phocoenidae),Porpoise
黑腹絨(天鵝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othenomys melanogaster (Milne-Edwards, 1871)
體背面暗紅褐色到黑色,有特殊之金屬光澤,腹面則為石板灰色,尾全部黑褐色,毛短而柔;頭軀幹長8.8~12.6公分,尾長3~5.5公分,體重平均27公克。
中國大陸中部和東南部、緬甸北部、泰國北部、台灣。
分布在台灣中高海拔山區,白天晚上都可能活動,雜食性,食物包括小米、甘藷及禾本科等,一年可生殖2次,分別在2~3月與9~10月,一胎生1~3仔。
T0000000886--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T0000001023--囓齒目(Class Rodentia)
T0000001030--科(Family Muridae)
光學機械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一種型式,在其運動時,經由光學和機械方法的結合被解譯成方向信號。其光學部分包含發光二極體(LED)和匹配感測器一對,而機械部分則由具有剪下裂縫的轉輪組成。當滑移動時,輪子轉動,LED的光若非經由裂縫掃及光感測器,則被輪子的固體部分阻擋。此種光接觸上的變化被感測器對檢測並被解譯成移動的指示。由於感測器彼此間稍為不同相位,移動的方向係依何種感測器首先再得光接觸而定。因它使用光學設備替代機械另件,一光學機械滑免除了很多純機械滑所需關連磨損的修理及維護,但它不需配合光學滑的特殊操作面。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