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1.46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蕺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搓後絞出新汁,加入活性維他命E油或小麥胚芽油即可作成天然化妝水,冷藏於冰箱長期使用可美白肌膚、消除褐,在日本是雀婦女的天然聖品。<註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蕺菜英文關鍵字:houttuynia 參考書目註1:台灣野花365天春夏篇109頁,張碧員及張蕙芬著,大樹文化1997年8月出版。註2:台灣自然大系珍藏版,台灣的常見野花第一輯115頁,鄭元春著,渡假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註3:台灣野菜圖譜,食野之苹150至155頁,凌拂著,...
班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色彩相雜不純的樣子。也作「駁」。
2.責備。《通俗常言疏證.言語.班駁》引《合縱記劇》:「今日到駁我小子起來。」
確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確實的保持或保證。[例]行人通過馬路時請走馬線或地下道,以確保安全。
海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海豹(seal)1.1 眼淚1.2 豹海豹1.3 關鍵字1.4 參考書目 海豹(seal)1. 海豹長得很像狗的臉,上面有著大鬍子,但沒有明顯的耳朵,所以又被稱為無耳海豹。海豹雖然與海獅、海狗生活在同一海域裡,但海豹還是非常的與眾不同。除了沒有外漏的耳朵(露在外面的耳朵已縮小成皮膚上的一條皺褶),但牠們的聽力卻還是相當好。海豹無法用後鰭支撐身體的重量這是因為牠的大腿股在股骨窩裡彎曲,後鰭是縱向生長在身後的,整條腿只能前後扭動。如果海豹要在陸地上移動,牠就必須像毛毛蟲一樣,彎曲前進。海豹也不像海獅和海狗一樣合群。...
環頸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白色頸環,頸環上方大致為暗綠色而有光澤;頸環以下至背部、肩羽、胸、腹部為暗紅褐色,雜有黃褐色及黑色點;腰及尾上覆羽黃褐色,翼面淡灰褐色;灰褐色尾羽甚長,有暗褐色橫。雌鳥 - 全身大致為淡黃褐色,背面密佈暗褐色點;尾羽略帶紅褐色,有暗褐色橫;腹面
剝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
菩提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間。 果實菩提樹的果實為隱頭果,通常兩兩成對並生於枝幹上,呈扁球形,待其成熟時則上具有許多暗紫色之點。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頁560。註2:吳淑芬(1995),《花的奇妙世界:四季花語錄160則》,臺北市:綠生活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頁154-155。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5467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菩提樹英文關鍵字:Ficus religiosa ...
鴉鵲無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鴉雀無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鴉和雀都是叫聲相當吵雜的鳥兒,當鴉雀無聲時,那就非常安靜了。宋代蘇東坡有一首絕句,寫到有一天晚上,他在枕上醒來,夜已深沉,即將破曉。大地一片寂靜,連喜歡鳴叫的烏鵲也熟睡了。這時,月已西斜,織女星金星顯得特別明亮,星光斕中,竟有如飄飄欲仙,好像身已不在人間一樣。這裡蘇詩的原文作「烏鵲無聲」,「烏鵲」就是烏鴉和喜鵲,所以和「鴉雀無聲」意思是一樣的,而且烏即烏鴉,鵲和雀音同,也許「鴉雀無聲」這句成語就是從這裡演變出來的。形容非常寂靜。蘇詩另見於秦觀的《淮海集》,恐是偽託之作。使用「鴉雀無聲」的例子,如《三俠五義》第一一九回:「這廳上點的明燈蠟燭,照如白晝...
大人虎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虎變,指老虎身上的紋變化多彩。大人虎變比喻居上位者的向善去惡,以顯現其德行之美。《易經.革卦.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後比喻為大人物的出處行動變化莫測。亦比喻人的地位由貧賤變成貴顯。也作「大賢虎變」。
怒髮沖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文王時理其璞,製成寶璧,命名為「和氏璧」,後輾轉為趙惠文王取得。 (6) 瑕:音ㄒ|ㄚˊ,玉上的點。 (7) 卻立:退後幾步才站住。 ◎2《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忼慨,士皆瞋目,髮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參考資料〕 《莊子.盜跖》孔子下車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丘,聞將軍高義,敬再拜謁者。」謁者入通,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曰:「此夫魯國之巧偽人孔丘非邪?為我告之:『爾作言造語,妄稱文...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