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8.05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苟且偷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偷安」:漢.賈誼《新書.數寧》臣竊惟事勢,可為痛惜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大息者六。若其它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矣」,臣獨曰「未安」。或者曰「天下已治矣」,臣獨曰「未治」。恐逆意觸死罪,雖然,誠不安,誠不治,故不敢顧身,敢不昧死以聞。夫曰「天下安且治」者,非至愚無知,因諛者耳,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措1>之積薪之下而寢2>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注解〕 (1) 措:安置。 (2) 寢:音ㄑ|ㄣˇ,躺臥。
因勢利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弃其步軍,與其輕銳日并行逐之。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陝,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于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注解〕 (1) 魏: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後滅於秦。 (2) 趙: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在今河北省南部及...
自顧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也天下為一,獨以關中之地,西備羌戎,三方無敵國之憂,而又內引百郡以為助,惴惴焉自固之不暇;以百之勢,而無昔人分毫之功,此不可不論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為某人或某事犧牲生命。如:「死難」、「死節」。《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義乎?」晉.陶淵明〈詠荊軻〉詩:「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聲名狼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丁巳五十八歲》:「明緒脾氣甚大,每無理之來,余更下氣柔聲,不與計較,而相見加親切。外間聲名狼藉,來告者甚多。」
金玉其外,敗絮其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之典源,提供參考。 明.劉基1>〈賣柑者言〉(據《誠意伯文集.卷七.問答語》引)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置于市,賈十,人爭鬻之。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則乾若敗絮。予怪而問之曰:「若所巿於人者,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將衒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為欺也!」賣者笑曰:「吾業是有年矣。吾賴是以食吾軀。吾售之,人取之,未嘗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孫、吳之略耶?峨大冠、托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臯之業耶?盜起而不知禦,民困...
白頭偕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頭偕老」條。 01.《西湖二集.卷二七》:「奴家自見哥哥以來,忘食忘寢,好生牽腸割肚,比兄之情更。但以異日得諧秦晉,終身為箕帚之妾,偕老百年,乃妾之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凡是、只要。如:「每逢佳節思親」。宋.歐陽修〈蝶戀花.誰道閒情拋棄久〉詞:「誰道閒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一石二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一塊石頭同時打下兩隻鳥。比喻做一件事獲得兩種效果。如:「他運用這個一石二鳥之計,讓我們事半功!」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譽卡、貼紙、行為契約,以兌換獎品實物。日常生活的運用不勝枚舉,某選舉以千元購得支持卡,若當選則兌換十的價碼,真是應用此方法之高招。使用代幣制的優點有:實施方便、避免飽足、標準客觀、可同時用於多數人。而使用代幣制的缺點有:相互收受使用、卡片易偽造、購實質增強物的花費大。模仿原理:身教與境教(刺激控制法)身教就是示範法,教師以身作則,提供良好學習楷模,學生看樣學樣。或是觀察學習,如:考試作弊記大過乙次,以儆效尤。身教的要素之一,是楷模的特性,年齡性別較接近者、社會地位高者、成功的名人專家,較易被模仿,因其較容易成功。其二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