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乃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豈可、那可。《南齊書.卷二五.列傳.張敬兒》:「足下乃可不通大理,要聽君子之言,豈可罔滅天理,一何若茲?」
蕭子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一揮而己,諡曰「驕」。 著作撰有《後漢書》、《晉史草》、《齊書》、《普通北伐記》、《貴儉傳》、《南齊書》、《南齊州郡志》等歷史著作。但除《南齊書》外,均佚。資料來源:網路
傍人籬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寄人籬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寄人籬下」原是指寄居在別人屋下,不能自主。在《南齊書.卷四一.張融列傳》中被用來比喻作品因襲他人。內容記載南北朝時,南朝的齊國有個奇人叫張融,他身材五短、外貌醜陋,但卻精神飽滿,特立獨行,不拘小節。齊高帝非常喜歡他,常常接見他,說他這個人真是空前絕後。見他衣著破爛,還將自己的衣服重新剪裁後送給他,表示兩人的情誼。他的文章也是十分特殊,獨創一格,引起文壇相當大的震憾,並在〈門律自序〉這篇文章中闡述自己為文的觀點,強調盡信書不如無書,文章並沒有所謂的常體,文人要有自己的風格,不能「寄人籬下」,一味依託前人,守舊習而不改新,不能自創一格。但這句成語後多用...
常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固定的日子。《魏書.卷一○八.禮志一》:「祭有常日,牲用少牢。」《南齊書.卷九.禮志上》:「雖郊有常日,明堂猶無定辰。」
天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稱上帝為天帝。《南齊書.卷九.禮志上》:「明堂法天之宮,本祭天帝,而以文王配,配其父於天位則可,牽天帝而就人鬼,則非義也。」
下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後代。漢.王充《論衡.感虛》:「下世好虛,不原其實,故崩城之名,至今不滅。」《南齊書.卷二八.列傳.崔祖思》:「斯實風高上代,民偃下世矣。」
下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尊者表白時,稱自己的情況或心情的謙辭。《文選.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臨表悚戰,猶懼未允,不任下情云云。」《南齊書.卷二二.豫章文獻王傳》:「而臣頓有二處住止,下情所竊未安。」
三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三個關隘的合稱:(1)平靖關、武陽關(即武勝關)、黃峴關,為義陽(今河南省信陽縣)之三關。《南齊書.卷一五.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於義陽郡。有三關之隘,北接陳、汝,控帶許、洛。」(2)上黨、壺口、石陘,為上黨(今山西省東南部地)之三關。《後漢書.卷二八上.桓譚馮衍列傳.馮衍》:「夫上黨之地,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關,西為國蔽。」唐.章懷太子.注:「三關謂上黨關、壺口關、石陘關也。」(3)陽平關、江關、白水關,為蜀之三關。《文選.卷四九.史論.干寶.晉紀總論》:「三關電掃,劉禪入臣。」李善注引《漢南記》:「蜀有陽平、江關、白水關,此為三關。」(4)北周以益津(今河北省霸縣)、瓦橋(今河北省雄縣)、草橋(今河北省高陽縣)為三關,關北屬遼。(5)明時以居庸、紫荊、倒馬為內三關;雁門、寧武、偏頭為外三關。
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態已經難以挽回,別無良策,唯有一走了事。《南齊書.卷二六.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也作「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三十六著,走為上著」。
失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貌或儀態上有所疏失。《南齊書.卷三六.謝超宗傳》:「為人仗才使酒,多所陵忽,……以失儀出為南郡王中軍司馬。」《西遊記》第八五回:「主公,望赦臣等失儀之罪!」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