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97.01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果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果實(fruit)(註1)1.1 果實的種類(註2)1.2 關鍵字1.3 參考書目 果實(fruit)(註1)1. 果實是植物的話經過傳粉授精之後,由雌蕊的某一部份發育而成的器官。它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也是最後一個步驟。2. 受精後的花萼、花冠及雄蕊大多逐漸脫落,只有子房內可以隨胚珠繼續生長,子房上部的花柱及柱頭也多乾枯脫落,雌蕊基部膨大的子房內含有胚珠,可發育變大形成果實。子房內含有多少胚珠,果實就會有多少種子。所謂果實就是成熟的子房,內涵成熟的胚珠。若果實純粹由子房發育而來,稱之為真果部分,就稱為附果;...
遠距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幫助支持教育目的。」2.Verduin&Clark(1991) 其對遠距教學之定義:「在大多數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習者是分離的,使用教育媒體來連結教授與學習者並傳送教學內容,再教師、指導者或教育機構與學習者之間,提供雙向的溝通。」3.Moore&Kearsley(1996) 其對遠距教學之定義:「遠距教學是一個計劃好的學習活動,此學習活動與教學發生在不同的地方,並且需要特殊的課程設計技巧、特殊的教學技巧、利用電子及其他科技來溝通的特殊方法,及特殊的組織及行政的安排」 (二) 遠距教學的發展遠距教育的...
字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字、詞。[例]大多數的廣告會以強烈的字眼吸引消費者的注意。
憂鬱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心境障礙。可能的因素包括:(1)生物學因素:腦內生物傳導、內分泌、大腦構造…等。單胺類神經遞質假說大多數抗抑鬱藥物的原理是增加一種或多種單胺類神經遞質——5-羥色胺 、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在突觸中的水平。一些藥物直接影響單胺類神經遞感受器。5-羥色胺被認為用來調節其他神經遞質系統,5-羥色胺減少會導致這些系統處於失調狀態。根據permissive假說(permissive hypothesis),當5-羥色胺水平降低時,會造成去甲腎上腺素水平降低,從而產生抑鬱。 一些抗抑鬱藥直接提高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其他一些藥物提高多...
零容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始採取零容忍、穿制服、訪客簽名、使用金屬探測器、警察站崗、講授防制暴力課程、驗血驗尿等政策與措施。絕大多數的學校對槍械及刀、劍等武器採取零容忍政策,其次是在酗酒和毒品方面採取此政策,吸食大麻也在零容忍政策之列。換言之,這些行為是學校或學區規定禁止的事項,而且明定違反規則必須受到的懲處,學生違規一經發現或查獲,便立即遭到制裁,包括禁止上學、甚或退學處分。由於處分嚴格,所以教育學者對此頗有言詞。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學生犯錯,學校應該提供改過向善的機會,但在校園暴力風聲鶴唳的美、加等國,零容忍政策應該是解決校園風暴的一種手段,也...
補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應、補充不足的東西,大多用於軍事。如:「此地物資缺乏,每半年才獲得一次補給。」
團體迷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自我抑制,避免偏離團體共識,不會提出任何質疑;;7.無異議:團體成員存有一種無異議的幻覺,容易順從大多數人的想法;8.心理防衛:團體成員會保護團體所做的決定,避免因不利訊息危害到作決定的效能和品質。一般而言,在一個內聚力或排他性很強的團體,以及領導者極力倡導他自己的想法,都有可能會產生團體迷思的一些缺點。因此,一位領導者如果能鼓勵同仁暢所欲言,以及讓團員間彼此能夠進行公開的對話,則可減少團體迷思的弊病。事實上,在一個民主和開放的社會中,組織所作的決定,不太可能完全由領導者一人作決定,尤其是學校,大都採取團體分享式決定的...
李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鎮人。在其作家姐姐施淑、施叔青的薰陶下,喜愛寫作。高一即以處女作「花季」發表報刊而登上文壇。小說主題大多環繞在現代人的情愛和性愛問題上,對於青年男女在社會轉型期所碰到的性心理問題和道德問題多所著墨。筆名「李昂」便是借用母親的姓氏「李」,「昂」則是希望可以昂首挺胸的意思。李昂14歲初二的時候,即開始創作第一篇小說。16歲開始寫<花季>,次年發表於《中國時報》副刊,並入選爾雅年度小說選《五十七年短篇小說選-十一個短篇》,此後以才女之姿進入文壇。文化大學哲學系畢業後,赴美奧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攻...
米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圓熟的境界之際,卻仍有人對他的風格不以為意,直到西元1867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獲得首獎,才讓大多數人信服他的成就。米勒的晚年稱不上安定,甚至因遇上普法戰爭暫時搬離巴比松,最後在1875年與世長辭。 藝術風格米勒的家庭有濃厚的宗教信仰,加以家中務農,因此多以「人物」作為一幅畫的主題,筆下的人物常源於聖經故事或是辛勤工作的農人,反映了他的「神觀」與生活背景。米勒並不像一般畫家一樣刻劃農村生活悠哉、寫意的一面,而是強調農民辛勤工作的面孔、一刻不的閒的辛勞。 重要作品<播種者>、<拾穗>、<晚鐘>、<牧羊女> 關鍵字中文...
反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物的回響。[例]這齣連續劇推出後,大多數觀眾的反響都不錯。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