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97 ms
共 3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佛教稱見道位以上的修行人,相對輪迴中的凡夫而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三:「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住五陰,如夢、如響、如影、如焰、如幻、如化,能具足無相尸羅波羅蜜,具足戒不缺、不破、不雜、不著,聖人所讚。」
|
目睜口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目瞪口呆」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皇甫枚《三水小牘.卷下.夏侯禎黷女靈皇甫枚為禱乃免》汝州魯山縣西六十里,小山間有祠曰「女靈觀」。其像獨一女子焉,低鬟嚬蛾,豔冶而有怨慕之色。……咸通末,余調補縣印吏,實尸嘗祭,與同舍生譙國夏侯禎偕行。祭畢,與禎縱觀祠內,禎獨眷眷不能去,乃索卮酒酹曰:「夏侯禎少年,未有配偶,今者仰覿靈姿,願為廟中掃除之隸,神其鑒乎!」既舍爵,乃歸。其夕1>,夏侯生惝恍2>不寐,若為陰靈所中。其僕來告,余走視之,則目瞪口噤3>不能言矣。余謂曰:「得非女靈乎?」禛頷焉。余命吏載楮鏹,潔尊席而禱……奠訖,夏侯生康豫如故。 〔注解〕
(1) 夕:夜晚。
(2) 惝恍:音...
|
攬轡澄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似詞6 反詞 詞義手拉著馬的韁繩,準備出發就任,心中慨然有澄清天下吏治的志向。 出處後漢書范滂傳:「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舊唐書姚璹傳:「是用命卿出鎮,寄茲存養。果能攬轡澄清,下車整肅。」 用法用以形容新官初到任,即能澄清吏治。 例句黃市長初到任,即攬轡澄清,革除行政上的弊端,期不負市民所託。 似詞下車整肅 反詞尸位素餐/坐糜廩粟
|
流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爭戰殺戮等造成人員的受傷流血或死亡。如:「流血事件」。《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偃》:「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及巫蠱事起,京師流血,僵尸數萬。」
|
鴟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盛酒的革囊。《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傳》:「吳王聞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文選.揚雄.酒賦》:「鴟夷滑稽,腹大如壺,盡日盛酒,八腹借酤。」
|
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熟食。《玉篇.食部》:「饔,熟食也。」《詩經.小雅.祈父》:「胡轉予于恤?有母之尸饔。」《新唐書.卷一六五.鄭珣瑜傳》:「珣瑜與杜佑、高郢輟饔以待。」
|
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人的軀體。如:「僵屍」、「行屍走肉」。唐.韓愈〈歸彭城〉詩:「去歲東郡水,生民為流屍。」
|
流血漂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血流漂杵」。見「血流漂杵」條。01.《戰國策.中山策》:「韓、魏相率,興兵甚眾,君所將之不能半之,而與戰之於伊闕,大破二國之軍,流血漂鹵,斬首二十四萬。」02.《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秦有餘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鹵。」
|
報怨以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以德報怨」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憲問》1>或曰:「以德2>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3>,以德報德4>。」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老子.第六三章》、《尸子》。
(2) 德:恩澤、恩惠。
(2) 以直報怨:用正直之道回報怨仇。見「以直報怨」。
(2) 以德報德:別人用恩惠待我,我也同樣的用恩惠回報他。見「以德報德」。〔參考資料〕 ■《老子.第六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尸子》(據《太平御覽.卷四○.地部五.太行山》引)夫龍門,...
|
伴食宰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諷刺不盡職、尸位素餐的高官。《舊唐書.卷九八.盧懷慎傳》:「懷慎與紫微令姚崇對掌樞密,懷慎自以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讓之,時人謂之『伴食宰相』。」《幼學瓊林.卷一.文臣類》:「伴食宰相,盧懷慎居位無能。」也作「伴食中書」。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