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大繩。《南史.卷六六.章昭達傳》:「於江上橫引大索,編為橋,以度軍糧。」
葉維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較文學教授。1970年返台灣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協助建立比較文學博士班。1975年與侯健、楊牧、姚一等人創辦《文學評論》期刊。1980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首席客座教授,建立比較文學研究所。1980年代多次回到大陸,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講授比較文學。葉維廉早年曾名列“台灣十大傑出詩人”之一。後轉而從事比較文學、美學和文化哲學等的研究,著述等身,主要著作有《龐德的國泰集》、《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飲之太和》、《比較詩學》、《歷史、傳釋與美學》、《解讀現代與後現代》、《與當代藝術家的對話》、《尋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學規...
隨寓隨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孝友這樣的禮法看成浩渺煙波,把安身之處當成承載我的舟船。從前馮夷得道而能悠遊大川,漁夫語畢便順著蘆離開,我想也是如此罷了!」德孚話中用了《莊子》中的兩個典故,馮夷和漁夫都是得道高人,由於掌握了自然之道的本體,所以能安於所處的境遇,無入而不自得。德孚以此喻己,說明自己的行為並無矛盾,反而是反樸歸真,以本真去應和環境的變化,再順勢表現在行為上,所以無法以一般「隱」與「不隱」的形式來作判斷。也正因為他了解順道而行的哲學,所以才能「隨所寓而安之為舟舫」,即使在充滿人為虛文的世界裡,亦悠游無所累。後來「隨遇而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能安於所處的環境,後亦用來比喻安於現狀,不思長進。出現...
淠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繁盛的樣子。《詩經.小雅.小弁》:「有漼者淵,萑淠淠。」
響颼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強風吹襲的聲音。《宋元戲文輯佚.張文舉》:「夜永無眠,愁聞漏籌,岸瀟瀟響颼颼。」也作「響飀飀」。
滿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身。《三國演義》第七八回:「錚然有聲,血濺滿身。」《紅樓夢》第四七回:「朝中濘泥處拉了幾步,滾的滿身泥水。」
乾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乾燥易燃的木材。《三國演義》第二九回:「黃蓋已自準備火船二十隻,船頭密布大釘,船內裝載蘆乾柴,灌以魚油,上鋪硫黃、燄硝引火之物。」
希世之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間罕有的寶物。《老殘遊記》第三回:「此書世上久不見了,季滄、黃丕烈諸人俱未見過,要算希世之寶呢!」也作「希世之珍」。
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財物。《喻世明言.卷二一.臨安里錢婆留發跡》:「顧三郎一夥,重泊船於蘆藂中,將所得利物,眾人十三分均分。」
既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大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據〈詩序〉:「既醉,大平也。」或亦指父兄所以答行之詩。首章二句為:「既醉以酒,既飽以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