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1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羅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詳列細述。清.袁枚〈祭妹文〉:「悔當時不將嫛婗情狀,羅縷記存。」
奠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祀後以酒灑地的儀式。唐.白居易〈祭苻離六兄文〉:「吾親奠酹於爾床前,苟神理之有知,豈不聞吾此言?尚饗!」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二:「雙親奠酹悲泉路,一弟零丁又各天。」
修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編纂典籍。清.袁枚《隨園詩話》:「設志局修書,所延皆一時名士。」
祝由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十三種醫學科別之一。為專用符咒治病的一種迷信方法,盛行於湖南辰州。清.袁枚《新齊諧續集.卷上.治妖易治人難》:「漢陽令劉某,性方鯁,治祝由科邪教過嚴,有奸民上控撫軍,撫軍戒飭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一回:「那祝由科代人治病,不用吃藥,只畫兩道符就好了。」也稱為「辰州符」。
後來之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後起之秀」。見「後起之秀」條。01.《晉書.卷七五.王湛列傳》:「甯謂曰:『卿風流雋望,真後來之秀。』」(源)02.《晉書.卷四三.郭舒列傳》:「郭舒字稚行。幼請其母從師,歲餘便歸,粗識大義。鄉人少府范晷、宗人武陵太守郭景,咸稱舒當為後來之秀,終成國器。」(源)03.清.袁枚〈與劉映榆侍講書〉:「(吳模)有子勝斐然之志,近更砥礪於學,藻思芊綿,不愧後來之秀。」 
手滑心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手慷慨,心地仁慈。指樂於助人。清.袁枚〈與林遠峰書〉:「在魚門當日,並不在酒場歌席,妄費一錢,而手滑心慈,遂至累人累己。」
冷嘲閑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冷嘲熱諷」之典源,提供參考。 ※清.袁枚《牘外餘言》昭公1>元年,楚公子圍2>為虢3>之會。其時子圍篡國4>之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晉大夫七嘴八舌5>,冷譏熱諷,皆由于心之大公也。其時嘿嘿者,惟向戌之老奸、樂王鮒之幸臣耳。君子于此,可以觀人。我不惡樂王鮒,而惡向戌;一真小人,一偽君子也。 〔注解〕 (1) 昭公:魯昭公(?∼西元前510),春秋時魯國國君。 (2) 楚公子圍:即楚靈王,名圍,春秋時楚國國君,生卒年不詳。魯哀公二十八年,弒其君郟(ㄐ|ㄚˊ)敖自立為王。 (3) 虢:音ㄍㄨㄛˊ,春秋國名。魯昭公元年,楚公子圍和向戌等人會於此。 (4) 篡國:以不當手段奪...
體貼入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體貼入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趙翼(西元1727∼1814),字耘松,號甌北,江蘇陽湖人,是清代詩人及史學家。他的詩與袁枚、蔣士銓齊名,合稱「乾隆三大家」。論詩重「性靈」,主張創新,與袁枚接近。他反對明代時的復古傾向,也不滿沈德潛等人的「神韻說」及「格調說」。所著《甌北詩話》,系統地評論了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蘇軾、陸游、元好問、高啟、吳偉業、查慎行等十家詩。在評論杜甫詩作的文章中,他認為杜甫的詩,表現了他個性中本有的性靈,完盡地表達了詩的意境,往往是其他人所無法達到的。另外部分寫景的詩,即使未必是所要表達的意境,然而因為竭意地摹寫,反而令人讀來印象深刻難忘,感覺奇險至極。至...
各有千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餘歲的老翁,在座數位也俱是髮蒼鬢白,使他不由得生出人事更迭的感歎。詩中所提「袁、蔣、王、錢」指的是袁枚、蔣士銓、王鳴盛、錢大昕,這四位都是與趙翼同時期的著名學者,在文壇亦享有盛名,袁、蔣二人更與趙翼同為「性靈」派詩人。然而無論他們曾經多麼的顯赫,多麼的意氣風發,畢竟已是時過境遷,終將化為塵土,而起繼後浪各顯優長與特色,是否有人甘於只做傳薪者?所以,在「名流各有千秋在」的時勢下,垂垂老矣者只能帶著昔日榮景,逐漸走向衰逝之途。而其中所用「千秋」一詞,其實早見於漢代李陵〈與蘇武〉詩中,詩云:「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此處「千秋」一詞意指「時間久遠」,爾後才又衍申出「可長久存在」的含意。後來「各有...
性靈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朝袁枚對詩論觀點的學派。主張抒寫個人的性情遭際、情懷,貴自然而不拘格套。相對於王士禎的神韻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