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生活3.6 6.健康心理3.7 7.群體健康4 實施要點 基本理念21世紀是科技高度發展、社會快速變遷、國際關係日益密切的時代。教育部針對國民教育階段修訂跨世紀的九年一貫新課程,目的是以人性化、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化的學習領域教育活動,傳授基本知識,養成終身學習能力並培養身心充分發展的健全國民與世界公民。國民教育的最終目標在培養健全的國民,為了因應新世紀的需要,我們的國民必須要有良好的適能,才能擔負新時代的任務。美國健康教育體育休閒舞蹈學會(AAHPERD)根據適能(fitness)的觀點,對健康提出了整體性的...
樹猶如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木尚且有這麼大的變化。參見「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條。暗指人事的變遷比樹木更劇烈。多用以感嘆時光的流逝。宋.辛棄疾〈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詞:「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續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條約。於正約訂定之後續訂的條約,主旨在補充正約,多因時效作用或環境變遷而訂。如中英煙臺續約。
發展取向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共通點。第一,承認了課程改革的主要力量源自學校外部,且並非教育人員可以控制;第二,意會到外在系統的變遷速度遠快於教育次級系統,因此學生在校內所學與未來在校外的直接經驗必有相當的文化脫節(cultural lag)。因此,每個國家在不同的時代總是需要不斷地進行課程發展,而課程改革運動不僅是以最終形式提供課程研究成果的產品,更提供了研究課程發展「過程」的最佳機會,這個過程可以從各國所累積的課程學術研究及變遷中的教育政策中看得更清楚。發展取向課程以發展...
年度小說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編者都希望能達到一點趣味匡正的效果。 對文壇而言  若干年後,讀者可由一系列的年度小說選了解其風貌的變遷和態勢,等於給小說界做了一項「項背相望、集腋成裘」的工作。 結語   年度小說是一項為文學留史、向歷史負責的工作。並期望所有創新的小說,都能突破舊作,超越前賢,建立起真正屬於現代人類的文學作品;也希望藉由「年度小說選」的編印,激發起社會大眾對文學的愛好與正確體認。 參考資料 隱地 編:《年度小說選資料篇》,爾雅叢書,民72年。
教育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催化性主導教育活動的教師,代表成人的社會,以昨日之所學,教給今日的學生,讓他們用之於明日的社會,在變遷步幅愈大、速度愈快的社會,學用間的差距很大,因此,教育自必須發揮催化的功能,激發學生主動運用所學,創新運用在不同的時空中。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教育活動英文關鍵字:Education activity 參考資料吳清山、李錫津等人著。班級經營,2002年初版,頁40-41,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法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條文或命令。[例]社會變遷快速,有些法令應隨時修改以順應時代需求。
英國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料4 關鍵字 社會背景一、根深蒂固的社會階級色彩。二、成熟的社會安全制度。三、面臨急遽的人口及家庭變遷。四、傳統的社會控制力量減弱。五、君主立憲的民主政治。六、漸進發展及溫和改革的文化特徵。(註一) 學校制度 初等教育(primary school)初等教育年齡為五至十一歲,大部分為六年制初等學校。分成兩階段:5-7歲幼兒部(infant department)、7-11歲初級部(junior department)。英國學校課程包含:(1)國定課程(national curriculum)(2)國定課程以外必須指導之...
青少年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的改變,影響男女青少年的生活觀點,例如女性如何同時在職場上以及婚姻中取得一個平衡點,這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下,對於青少年的另一個問題。現代下產生出許多新興產業,而使得青少年有個多的就業選擇性,但其父母可能缺少這方面的知識,因而產生兩代之間的代溝問題。(註1) 基本原則輔導者必須先取得青少年的信任,且建立彼此間真誠的關係輔導者須幫助青少年從他們自己的觀點去辨認問題所在輔導者應避免給予過多的勸告輔導者應尊重他們的成熟,且是青少年為少壯的成人輔導者應有效地協助青少年了解自己輔導者須具備忍耐的特質輔導者應協助青少年與父母建立更密切...
師心自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的認知。莊子認為不論萬物外在的環境和形式如何變化,都有一個真實的力量在主宰著萬物,不會隨著外在的變遷而增減。人一出生下來,就是稟受著自然的變化,但是人卻執著於自我,與外物互相摩擦、衝撞;到處奔走馳驅,終身勞苦忙碌而疲困,卻不能停止,甚且不知道自己的歸宿何在,這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嗎?人生在世,難道都是這樣的昏昧、糊塗嗎?人類所以如此昏昧的原故,就在於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成見作為評判是非的標準,所有的是非都是因為人先入為主的成見而產生。後來這裡原文的「隨其成心而師之」,演變成「師心自用」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人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