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殺人如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太陽距離的遠近而發生變化。軌道是以太陽為焦點的圓錐曲線。以拋物線居多,橢圓次之,雙曲線最少。解體後轉化為小行星或流星群。中古時,彗星的出現常被視為災禍、戰爭的不祥之兆。 (3) 竟天:布滿整個天空。 (4) 六王:戰國時代的楚、齊、燕、韓、趙、魏六大國。 (5) 攘:排斥、排擠。 (6) 四夷: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四族的總稱。〔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二六.天文志》
理想的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課程設計者的角度觀之,它是理想的或可做為模範的。理想課程只是一種構想,或一種建議書,能否發揮影響或轉化為課程實際,端賴其是否被接納或採用而定。即便如此,理想課程的提出對於課程理論與實際的發展,還是有相當程度的催化作用,有時候會成為課程改革的催化劑。 相關條目正式課程知覺課程經驗課程運作課程 參考資料Goodlad, J.I., et al.(1979)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pp.344-350
前事不忘,來事之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表現出的智慧與趙襄子表現出的英明,正因為他們能如張孟談所說:「前事之不忘,後世之師。」把歷史的教訓轉化成自己的借鏡。後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被用來指記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作為今後行事的鑑鏡。
瑜伽行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乘佛教宗派之一。此派以彌勒、無著、世親之學為宗。主張一切現象都是心識所轉化變現。只有心識是真實存在,現象是幻有。立八識,以第八識阿賴耶識為輪迴的主體。此派經真諦、玄奘傳入中國。也稱為「唯識宗」。
個案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案研究(Case Study)是質性研究典範下常見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深度地探討一個體或群體,例如:一個家庭、社會、學校或部落等,針對某特定行為或問題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透過自然情境中對特定個案的理解,進而深思問題或行為的癥結,企圖發展一種歸納性的判斷,例如:多重障礙兒某一個案的生命週期或變化、幼稚園園長實施足球運動的信念轉化等組織發展或管理的歷程均可以利用個案研究進行研究。
生態農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減少污染﹑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有較好效果。但由於生態農業主要依靠生物本身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進行生產,轉化效率較低,農作物產量降低。如果沒有大量土地或其他措施為農田提供有機肥料,很難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產量。 中國已開始生態農業的研究和試驗,對生態農業的主張與國外學者不完全一樣﹐目前正在討論探索。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利用系統工程法,將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技術結合,順應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規劃出的農業生產體系,稱為生態農業。此一名詞最初由美國土壤學家W. Albreche於1970年提出,1981年英國農學家M.Worthin...
社會科教學觀念與教學技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 鼓勵兒童參與:社會科新課程重視兒童參與及求知的過程,因此教師的角色,從傳統的講述者、主導者,轉化為催化員,並擔任兒童、教材與環境間的橋樑。鼓勵兒童參與的方法有下列兩種:(1) 讚美:包括語言及非語言的方式,可增加兒童的信心,樂意參與。(2) 尊重兒童的意見:無論兒童的意見是否正確,均需做適當的處理,對不正確的意見予以澄清,對正確的意見與以讚美或深究,提供良好的教師氣氛,使兒童樂於發表意見。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社會科、教學觀念、教學技巧英文關鍵字:Social Studies、 Teaching ideas、Tea...
木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由芳香族聚合的高分子化合物。大量儲存於植物木質化組織的細胞壁內,填充纖維素的間隙,增加機械強度,為木材的主要成分之一,木材中約占百分之三十,一般動物無法消化,而白蟻可以消化它。木質在土壤中能轉化為腐植質,工業上可由木漿廢液中分離而得,為黃褐色不定形粉末,遇苯胺鹽酸鹽溶液呈變色反應,可製備香草醛、鞣劑或黏合劑。也稱為「木質素」、「木素」。
前事不忘,後代之元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表現出的智慧與趙襄子表現出的英明,正因為他們能如張孟談所說:「前事之不忘,後世之師。」把歷史的教訓轉化成自己的借鏡。後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被用來指記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作為今後行事的鑑鏡。
物至則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物極必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文子》一書作者文子,據傳為春秋時晉國人,大約和孔子同一時代,為老子弟子。《文子.九守》中講述:天地運行的自然法則發展到極限,就會朝相反的另一方轉化,過於自滿則會招致損害,像日月盈虧一樣,是不變的道理。古代聖明的天子待人謙沖和善不敢自滿,像容納百川匯注的谿谷,接受來自各方的批評及建言,功業和德行才能不衰退,這就是天道。另外在《文子.上禮》亦有相同的說法:天地萬物循環的道理發展到了極限,就會朝相反的方向轉化,過分盈滿就會有所損害。後來「物極必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物發展到極點,必然會轉向發展。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