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紋浪裳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11-12mm;雄蟲觸角1/2處具有一瘤突,雌蟲觸角絲狀;雄蟲頭部、體軀與前翅褐色;前翅頂角稍突出,外緣稍外彎,前中線與後中線微波曲狀,皆呈暗棕色,環紋不明顯,腎紋黑色彎月狀,亞外緣線黃褐色、大波曲狀,其內緣具黑暈,外緣線黃褐色內嵌暗暈,緣毛鑲嵌褐色與棕色;後翅淡褐色,端室圓形、暗褐色,中線暗褐色稍向外彎,亞外緣線黃褐色,於近內緣1/4之內側緣摻黯色暈,外緣黃褐色內嵌暗暈,緣毛褐色;雌蟲翅紋近似雄蟲,然頭部、體軀與前翅暗棕色,前翅披密集黃褐色鱗。近似間紋浪裳蛾(Sianrella interrupta),體型亦相當,然該種之腎紋為橫向黑短斑,該斑紋外側並具有白褐色斑塊。
小黯竇裳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11mm;雄蟲觸角近基部1/3處具有瘤突;頭部、胸部與前翅暗灰棕色;前翅稍狹長,頂角直角狀,前中線與後中線隱約可見,端室斑黑色圓形,亞外緣暗黑色近平直並於外側各脈上具有些微可見的白色點斑;後翅灰褐色,亞外緣線隱約可見;腹部灰褐色。近似淡灰竇裳蛾(Nodaria zemella),然該種體色較淡,前翅腎紋不明顯,後翅淡白褐色而非灰褐色而可作初步之辨識。
緣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稍側扁。枕骨區無冠膜;鼻及眼上呈掌狀分支,頸則為3-11分支叢生於頭頂中線,隨魚體增大而分支數愈多。上下唇平滑,齒骨無犬齒。背鰭具缺刻,具硬棘XII,軟條14-15;臀鰭具硬棘II,軟條15-16;背、臀鰭最後軟條皆以鰭膜與尾柄相連。體呈褐色,體側上半部有6-7灰褐色橫帶;頭部﹑胸鰭及胸鰭以上具深色點;體側具小黑點;頸具條紋。背鰭黑褐色,第I-II棘間有一黑斑;臀鰭褐色,鰭緣色深,雄魚的臀鰭具斑紋;尾鰭有4-5列黑條紋。
八重山鐮裳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展翅長雄蟲 19-20mm,前翅長 11-12mm;觸角絲狀,雄蟲者粗各節具有一對長剛毛,近基部1/3處具有一瘤突;體軀與前翅褐色;前翅頂角突出,外緣向外彎,前中線深褐色、於中段具兩次折曲,端室斑ㄑ字形、深褐色,後中線於腎紋外側段向外突出,亞外緣線由頂角延伸而出、褐色內襯有棕色暈,頂角具有一黑色斑暈,外緣黃褐色內襯黑邊;後翅灰褐色,亞外緣線黃褐色,近內緣1/4處稍折曲,此線內緣參暗棕暈。外觀近似棕鐮裳蛾(Zanclognatha nakatomii),然該種體型稍大(展翅長21-23mm),前翅亞外緣內襯之暗棕暈帶較寬較明顯而可作初步辨識。
長迴木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種類,體長約11.0-12.5 mm;暗褐色,背面呈虹彩狀的金屬光澤;觸角呈絲狀,極細長;前胸背板四方形,前緣及後緣鑲邊,側緣強烈向下彎曲並鑲邊,表面具稀疏但明顯的點刻;翅鞘長為寬的2.5倍,兩側平行,表面具9列縱向條刻,背面輕微扁平。
擬矛尾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泰雅胸裳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展翅長29-33mm,前翅長 14-16mm;觸角絲狀;雄蟲者各節具一對長剛毛;下唇各節延長,第二三節向胸部背方彎曲,長度直到腹部第二節;體軀與雙翅土褐色密佈棕色鱗片,前翅頂角突出,前緣各橫紋線起始處具黯色暈,橫線紋淡褐色,前中線中段向外近垂直折曲,中線近微S形,亞外緣線大鋸齒狀,環紋黑色,腎紋C形;後翅中線與亞外緣線於近內緣側較明顯,褐白色。外觀近似黑點胸裳蛾(Cidariplura nigrisigna),然該種具有明顯藍紫色暈而易於辨識。
短斑簞裳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展翅長 21-23mm,前翅長 12-13mm;雄蟲翅角各節具一對長剛毛;頭部、體軀與前翅淡褐色,前翅頂角稍突出,外緣平滑向外彎,腎紋C字形、黑色,後中線鈍齒狀、褐色,外緣各脈上具一小黑點斑;後翅淡白褐色,亞外緣線淡白褐色,於近內緣1/3段具明顯轉折,線段內側呈暗帶暈。近似柔波簞裳蛾(Herminia vermiculata),然該種前翅與後翅各橫線紋較明顯可作初步區分。
黯色亥裳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展翅長 29-32mm,前翅長 15-16mm;觸角絲狀;雄蟲體軀與前翅黑棕色帶藍色暈,前翅前緣近端部1/3處增厚,亞外緣線呈不連續白點斑,後翅棕褐色,端室斑黑色,呈斜向短斑;雌蟲體軀與前翅黑棕色,前中線與後中線區間帶密集褐色鱗片,後翅灰褐色,端室斑黑色。呈典型之亥裳蛾外形,為目前臺灣產已紀錄此屬物種中體型最大者。
紅緣歧野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緣歧野螟(Trichophysetis rufoterminalis)是草螟科(Crambidae)斑野螟亞科(Spilomelinae)的成員。本種的頭部背方為灰黑色,觸角基部白色而逐漸變橙黃色;胸部背方為白色,前翅為橙褐色底,基部有一塊白色斑,白色斑沿前緣與外緣有黑色線條,內線與外線為黑色,內外側各有一條白線,亞外緣線為黑色,後翅基部為白色底,中央為黑色,中室頂端有一枚黑斑,外線為黑色,頂角有一枚小橙斑;腹部背方白色帶有褐色。歧野螟屬(Trichophysetis)過去被處理為奇螟亞科/ 擬草螟亞科(Cybalomiinae)的一員,...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