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衣服胸前釘紐扣的地方。如:「對襟」、「開襟」。《楚辭.屈原.離騷》:「攬茹蕙以掩涕兮,霑襟之浪浪。」也作「衿」。
風調雨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風雨調順注音︰ㄈㄥ ㄩˇ ㄊ|ㄠˊ ㄕㄨㄣˋ漢語拼音︰fēng yǔ tiáo shùn釋義︰即「風調雨順」。見「風調雨順」條。 01.唐.徐賢妃〈諫太宗息兵罷役疏〉:「自貞觀以來,二十有二載,風雨調順,年登歲稔,人無水旱之弊,國無饑饉之災。」 02.明.繼登《典故紀聞.卷八》:「仁恤斯民,庶幾克享天心,風雨調順,年穀豐稔。」 參考詞語︰雨順風調注音︰ㄩˇ ㄕㄨㄣˋ ㄈㄥ ㄊ|ㄠˊ漢語拼音︰yǔ shùn fēng tiáo釋義︰即「風調雨順」。見「風調雨順」條。 01.五代十國前蜀.杜光庭〈晉公太白狼星醮詞〉:「弓弢戢偃,雨順風調,百穀有年,五兵永息不任。」 02.《西遊...
充耳不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大馬扁》第四回:「(康有為)志在把些政治言論打動成各來聽。奈成各視他如見肺肝,任他說得天花亂墜,總如充耳不聞。」
左顧右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浮生六記.卷四.浪遊記快》:「每上其艇,呼聲不絕,亦左顧右盼,應接不暇,此雖揮霍萬金所不能致者。」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尚書》古時稱《書》,是記言記事的簡冊泛稱,主要記載帝王言論及活動。到孔子時代,《書》大約只殘存百篇,諸子百家多有引用,孔子作了整理。秦朝時民間所藏的《書》基本上被焚毀,國家所藏的《書》也毀於戰火。漢文帝時,秦朝博士伏生講授保存下來的28篇《尚書》,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成,稱為《今文尚書》。《尚書》的稱謂中“尚”便指“上古”,記載上起堯舜,下至東周,是現存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容的記錄。漢武帝末年。魯共王拆除孔子的舊宅,從牆壁夾層中得到用秦代以前的大篆(籀文)寫成的《尚書》,稱為《...
斷章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截引《詩經》中某篇詩的某一章,以表達己意。只取所需,而不顧原詩的意思。語本《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宗不辟,獨焉辟之?賦詩斷章,取所求焉,惡識宗?」後來指截取文章的某一段或談話中的某一句,而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內容的原意。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句》:「尋詩人擬喻,雖斷章取義,然章句在篇,如繭之抽緒,原始要終,體必鱗次。」《紅樓夢》第五六回:「探春笑道:『如今只斷章取義,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罵我自己不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培植、培養。《楚辭.屈原.離騷》:「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兩小無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兩小無嫌注音︰ㄌ|ㄤˇ ㄒ|ㄠˇ ㄨˊ ㄒ|ㄢˊ漢語拼音︰liǎng xiǎo wú xián釋義︰猶「兩小無猜」。見「兩小無猜」條。 01.《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年十三,隨母歸寧,兩小無嫌,得見所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挑選。如:「簡拔」、「簡任」。《左傳.襄公二十六年》:「簡兵蒐乘。」明.繼登《典故紀聞》卷一七:「汰去老弱,簡精壯者更代。」
生涯類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istency. 參考文獻註一:金樹人。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東華。 p.73-86註二:郭人鳳、羿萩、邱桂珍。Holland生涯類型理論&Myers-Briggs類型指標論。取自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cad=rja&ved=0CDAQFjAA&url=http%3A%2F%2Fwesame.educities.edu.tw%2Fdo...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