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069 ms
共 12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代刻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代雕版印刷的圖書,稱為五代刻本。根據文獻的記載,後唐明宗長興3年(西元932年),宰相馮道提倡刻印九經三傳,這是中國官刻經書的開始。此一浩大的工程到後周廣順3年(西元953年)才全部完成,歷時22年之久,這就是後人所稱的舊監本,可惜後來都失傳了。後蜀宰相毋昭裔亦於後周廣順3年雕印九經,之後又雕印〔文選〕、〔初學記〕及〔白氏六帖〕等書,可惜都沒流傳下來。五代十國,除長興九經及毋昭裔所刻諸書外,尚有前蜀王建永平3年(西元913年)任知玄曾雕印杜光庭的〔道德經廣聖義〕30卷;前蜀乾德5年(西元923年)曇域和尚雕印其師貫休和尚詩稿1,000首,題為〔禪月集〕;後晉天福5年(西元940年)晉高祖...
|
家刻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私人在家中刊印的書籍。
|
相佛容易刻佛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看佛像很容易,要自己動手雕刻佛像就很困難了。比喻看似容易,但做起來很困難。例:人講「相佛容易刻佛難」。別人做个事,𫣆可以嫌到無半點好,喊𫣆自家來做,又無比人做來較好。(常人說「觀看佛像容易,雕刻佛像困難」。別人做的工作,我們可以嫌得一文不值,叫我們自己來做,又不見得比人做得更好。)
|
刻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雕刻所用的刀具。
|
〔古今書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今書刻〕,明周弘祖撰。為記錄有明一代官府刻書的目錄,包括明代中央機關和地方政府的刻書目錄與當時見存的石刻目錄。全書分上下2編,上編列載刻書目錄,下編列載石刻目錄,前後無序跋,後代傅本有清光緒30年(1904)葉德輝重刊序。〔明史藝文志〕及各家藏書目均不著錄此書,〔四庫未收書目〕也無著錄,葉氏重刊序中認為是傳本太少之故。
同弘祖為湖廣麻城人,明嘉靖38年(1559)進士,曾任吉安推官,生平見於〔明史本傳〕,由此推知,本書記載的目錄,應為嘉靖時期的出版品。 該書主要是將明代中央政府各機關及地方各省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與各府等,分層羅列的書目。中央機關依序為:內府... |
雕刻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雕刻的工匠。如:「雖然他已是位頗負盛名的雕刻家,卻總是謙稱自己只是個雕刻匠。」
|
光刻;光蝕刻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光刻】(photolithography)。
|
唐刻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雕版印刷的書籍,稱為唐刻本。中國雕版印刷在盛唐以前就已經發明了,到了唐代後期,文戲中有不少關於雕印書籍的記載:例如元稹於長慶4年(824)於〔白氏長慶集序〕裏提到當時揚越一帶的人,雕印了白居易及元稹的詩篇,這是中國最早的有關詩文的印本。〔冊府元龜卷160〕及〔全唐文卷624〕提到馮宿於唐文宗太和9年(西元835年),出為劍南東川節度使,他發現當時劍南兩川及淮南道的人民常用木版印刷日曆,在市場出售。〔司空表聖文集卷九.為東都敬愛寺講律僧惠確化募雕版律疏〕一文中提到武宗會昌5年(西元845年)以前就有雕印的佛經。范攄〔雲溪友議卷下.羨門遠篇〕記載紇干泉在大中元年至3年(西元847-849年...
|
蠟刻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作電鍍版(electroplate)方法程式之一,係於銅版上塗布一層蠟質,再用雕刻針在蠟膜上雕繪,使其露出銅面,據以腐蝕或電鍍,俾適用於線條圖案及地圖印版之製作等。因製作方法繁瑣,現已甚少採用。
|
黑新刻齒雀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1.7-2.0倍。吻短而略尖。眼中大,上側位。口小,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兩列。眶下骨被鱗,後緣則平滑;前鰓蓋骨後緣亦平滑。體被櫛鱗;鼻端具鱗;側線之有孔鱗片16-17個。背鰭單一,軟條部不延長而略呈圓形,硬棘XIII,軟條14-16;臀鰭硬棘II,軟條13-15;胸鰭鰭條18-19;尾鰭叉形,末端呈角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呈一致之藍黑色。幼魚體色全白,背部及頭頂全黃且延伸至背鰭;腹鰭及臀鰭藍色而有黑緣;尾鰭淡色,上下葉緣黃色。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