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格疾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吟譯(二版) 台北市:心理出版 p.569~613註2.心理學/陳皎眉主編 (二版) 台北市:雙葉書p.511~512註3.現在心理學:現在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張春興主編(重修版)台北市:臺灣東華p.476~479
樓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樓房。《三國演義》第七八回:「蘇越畫成九間大殿,前後廡樓閣,呈與操。」《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循著塘沿走,望見那邊高高低低許多樓閣。」
桓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虜》《現代詩的探求》《詩思隨筆集》《現代詩淺說》《台灣新詩論集》《詩文學散論 》《詩的啟示》《詩走散步》《藝文沙龍》《童詩的樂趣》《兒童寫給母親的詩》《海流1﹒2﹒3集》《我心目中的爸爸》《小學生詩集(一至四集)》
鬥角鉤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隔離天空和陽光,從驪山北面開始,蜿蜒向西,一直到咸陽。五步就有一座樓,十步就有一座閣;綿亙曲折的走,有如縵帛的迴環;那高翹的簷牙,像啄食的鳥喙;順著地勢的高下,構造彼此重疊交錯。盤迴曲折,像蜂房,像水渦,高聳直立,不知有幾千幾萬個院落。深邃幽遠、高高低低的建築,常讓人分不出西東;宮中的景色也常讓人不知身在何處。在一天之內,同一個宮殿之中,氣候卻大不相同。後來「鉤心鬥角」被用來形容宮室建築的結構精緻巧妙。在清代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一.詠物詩》所云:「近時詩家詠物,鉤心鬥角,有突過前人者。」這幾句中,已非原來的用法,而是用於比喻詩文的布局結構精心巧製,爭奇鬥勝。在其另外一篇《兩般秋雨盦隨...
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回應。宋.歐陽修〈踏莎行.碧蘚回〉詞:「闌干敲遍不應人,分明簾下聞裁剪。」《三國演義》第九回:「(董卓)驚問肅曰:『持劍是何意?』肅不應,推車直入。」
格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上部有空欄格子的門或窗。《儒林外史》第三○回:「杜慎卿叫掩上了中門,讓戲子走過橋來,一路從回內轉去,進東邊的格子,一直從亭子中間走出西邊的格子去,好細細看他們裊娜形容。」也作「隔子」、「槅子」。
一木難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獨木難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很多事情,因為太過龐大繁重,不是一個人所能完成,需要眾人共同合作一起來完成,就好像用一根木頭撐不起來的東西,如果多用幾根木頭,就可以共同把它撐起來。在《慎子.知忠》中用了這樣一個比喻︰「故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意思就是說,蓋廟那樣龐大的建築所需要的材料,不是一棵樹木上的枝幹所能完全提供的;同樣的,一個國家的治亂安危,存亡榮辱,也不是君王一個人的能力所能承擔,必須依賴其他朝臣同心協力。這就是「獨木難支」的道理。後來「獨木難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情非常重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支持。在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中,另有一個關於「...
簷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簷際翹出如牙的部分。唐.杜牧〈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閤;腰縵迴,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
拜占庭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羅馬帝國時期的文化。係以希臘文化為根基而發展出的高度文化,其中包括文學、音樂、建築、雕刻等各方面,而文學作品以希臘語為主,形成以貴族為中心的貴族文學,深受東方文化及基督教的影響。音樂方面以希臘語單音聖歌為主。美術上是以首都為中心及其鄰地發展出來的初期基督教美術。繪畫上以嵌瓷壁畫裝飾教堂為特色。雕刻則強調象徵性的精神表現。建築採綜合性風格,圓頂、拱,形成特有的拜占庭建築,以聖蘇非亞教堂最具代表性。
眾腋成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盈天下,害及其國,故桀之所以亡,堯不能以為存,然而堯有不勝之善,而桀有運非之名,則得人與失人也。故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治亂安危,存亡榮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