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踉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路歪歪倒倒的樣子。《西遊記》第三二回:「原來是道路不平,未曾細看,忽被蓏蘿絆了個踉蹡。」《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乃起跨驢,踉蹡而行。」也作「踉蹌」。
前事不忘,後代之元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為什麼要這樣呢?」張孟談答道:「我察看古往今來的歷史事件,知道君臣永遠無法共享權勢,真這樣做的,未曾有過好結局。前人的教訓,正可作為我們的借鏡啊!」趙襄子在他的堅持下也只好答應。張孟談於是辭掉官職,並把名下所有封地獻還,然後就在負親這個地方耕作自足。在此事中,張孟談表現出的智慧與趙襄子表現出的英明,正因為他們能如張孟談所說:「前事之不忘,後世之師。」把歷史的教訓轉化成自己的借鏡。後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被用來指記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作為今後行事的鑑鏡。
全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個都是新的,未曾使用或出現過的。如:「小學生穿著全新的制服,快樂地上學去。」「這項遊戲必定能帶給玩家全新的體驗。」
湯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指用水煎服的藥物。《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陛下居代時,太后嘗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湯藥非陛下口所嘗弗進。」《文選.李密.陳情表》:「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也稱為「湯劑」。
人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說話,表示意見。《大宋宣和遺事.元集》:「朕此器久已就,只怕人言,故未曾將用。」
學校行銷的限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然行銷在企業界已經是理所當然且攸關企業之生死存亡,但是對於教育行銷而言,來自社會上的質疑和批評還是未曾間斷過。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學校行銷的限制英文關鍵字:School marketing restrictions 參考資料何宣甫/著。學校行銷策略管理,頁20-22。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4311
相遇如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相敬如賓」。見「相敬如賓」條。01.《魏書.卷五九.蕭寶夤列傳》:「寶夤每入室,公主必立以待之,相遇如賓,自非太妃疾篤,未曾歸休。」
入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時說書人於開講前,先以一小段故事或笑話作引子,再導出正文,稱為「入話」。《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義憤成家》:「適來小子道這段小故事,原是入話,還未曾說到正傳。」也稱為「笑耍頭回」。
含血噀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隱姓埋名,而且聲名遠近皆知。果然,不久之後,禪院失火,禪師除了勞動於土木重建外,對於傳道解惑的功課未曾懈怠。也許是對無法遵循死心禪師的囑咐,有所愧疚,他曾經作了一首野狐偈頌(佛教詩歌,四言一句),大意是說:「若要含血噴人,必先弄髒了自己嘴巴。自己就一隻不守清規的野狐,每天說一些自以為是的佛法,不就像野狐迷了路,狂走一般。這時要有一聲棒喝,將野狐喚回,急煞步中,野狐骨碌翻了個筋斗。」百丈和野狐,在佛教中都具特殊意思。百丈清規是禪居應守的規矩;野狐,則象徵了偏解的佛理。崇覺空禪師以此自喻,說自己偏解佛法,有如含血噴人一般,自己已先弄髒了還不自知,需要有人「驀地將他喚回」。記載這段故事的文獻《羅湖...
環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全世界、全地球。《老殘遊記》第一一回:「不但中國自有書籍以來,未曾聽得有比上帝再尊的,即環球各國亦沒有人說上帝之上更有那一位尊神的。」也作「寰球」。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