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梵啞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參見「小提琴」條。
編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編寫曲譜,以供演唱或演奏。[例]這首詞經過編曲後,更添幾分韻味。
琵琶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琵琶演奏的樂譜。注有弦序符號和左、右手的指法符號。這些符號原是用漢字簡寫制定,然因流派不同有符號使用不一致的現象,近年經不斷改進,已漸趨簡明、統一。
國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由國家制定,作為大慶典時演奏的音樂。
留聲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重現灌錄在唱片上聲音的機器。包括唱盤、唱針、唱頭、擴大機、音響等部分。最早為美國人愛迪生(Edison, Thomas Alva)於西元一八七七年所發明,屬手搖型,音質較差。後經不斷改良為電動型,可使聽者能有親臨演奏現場的聽覺享受。
樂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臺前方樂隊演奏音樂的場地。
鐃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是漢代的武樂,用於軍旅之中,以壯軍威、揚士氣的凱歌。鐃,形狀似鈴無舌,有柄可執,是一種銅製的打擊樂器,配合蕭、笳、笛、鼓,故稱鐃歌。鐃歌的名稱,起於東漢明帝時。《續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其每朔,……元年歲首也。」劉昭注引蔡邕〈禮樂志〉曰:「漢樂四品:……其短簫、鐃歌,軍樂也。其傳曰『黃帝、歧伯所作,以建威揚德,風勸士』也。蓋《周官》所謂『王大捷則令凱樂,軍大獻則令凱歌』也。」今存漢鐃歌十八曲,即〈朱鷺〉、〈思悲翁〉、〈艾如張〉、〈上之回〉、〈擁離〉、〈戰城南〉、〈巫山高〉、〈上陵〉、〈將進酒〉、〈君馬黃〉、〈芳樹〉、〈有所思〉、〈雉子斑〉、〈聖人出〉、〈上邪〉、〈臨高臺〉、〈遠如期〉、〈石榴〉。
長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1)傜族的打擊樂器。鼓身木製,腰細而實,兩端鼓腔蒙皮。全身塗漆,並有彩繪花紋。演奏時,斜挎胸腰,邊用手擊奏邊跳舞。(2)朝鮮族的打擊樂器。源於古代的細腰鼓。鼓身木製,長約七十公分,鼓腰細而中實,兩端為粗而中空的鼓腔。用鐵圈蒙牛皮做鼓面,繫皮條或繩索,可以調整鼓的音調。演奏時,擊帶掛於胸前或置於木架上,右手執細長竹製鼓杖敲擊,左手大指按鼓框邊,其餘四指伸直拍擊。技法豐富,節奏繁複,多用於長鼓舞、農樂舞及器樂合奏。
噪音音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二十紀中興起的一種新音樂。利用機械演奏裝置,結合電子錄音技術,將傳統不被認為是音樂的聲音當作表現的媒介。有人以為這種音樂表現了高科技社會不安變動、晦暗心靈的一面。
八角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名,打擊樂器。是滿族的民間樂器,明末傳入北京。為單面蒙皮的八角形小鼓。其中七邊各開一長形孔,用銅軸串上兩個小銅鈸,另一邊木框上常繫有兩根長穗。演奏時,左手執鼓,鼓面豎立,右手敲擊鼓面。早期用於滿族八角鼓戲,現為單弦主要伴奏樂器。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