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蟹守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閩南語俗稱燒酒螺、鐵針螺,英名Coralline cerith, Ruppell's cerith, Coral Horn 。螺殼小,高約可達5公分,呈長圓錐狀,略微肥短,每一螺層通常有3列螺肋與細縱肋交織互相形成的顆粒狀突起。螺殼表面呈黑色或深褐色。成熟的個體殼口的邊緣肥厚,呈白色,接近圓形,後水管溝短,前水管明顯,外唇的外緣有細齒狀的突起,軸唇被滑層所覆蓋。口蓋呈褐色,角質,少旋形。口吻粗短,在足的兩邊具有成排的上足突起;在身體的右側有纖毛溝。
多果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之絨毛較佐佐木珊枝為稀薄,頭狀體亦較發達,近圓形,呈葡萄串狀裂(botryose-divided),藍灰色。
紅扇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分枝延展成一平面,主幹的節間稍膨大,但在分枝上則不明顯。珊蟲分布在分枝的側面和前面,呈白色或透明。珊體呈橙紅色,主軸紅色,珊蟲所在的萼部則為黃色。珊蟲的骨針白色,紡錘形,稍彎曲,表面多突起;萼部含黃色葉片形骨針,共肉組織則含紅色的或棒形球形骨針;節上含桿狀骨針,節間則含癒合在一起的桿狀骨針。形態與紅扇珊近似。
日本汽孔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群體呈半球形或是表覆形,通常直徑小於4 cm,生活群體為深綠色。每隻珊蟲有12隻觸手,觸手頂端為白色或淺色,呈小結點狀。珊石為多角形,直徑約3 mm,周圍的壁多孔狀,隔片上具有長短不一的細小棘狀突起。
蜂巢軸孔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群體呈圓塊形或球形,表面相當平整;珊孔稍微突出,孔口為圓形,直徑約1.7~2.8 mm,突出的珊石間另有凹入的珊孔。共體具有許多細短的小棘。生活群體呈乳黃色或黃褐色。
板葉星孔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厚葉片形或板葉形,葉片可能成層或階梯狀分布,表面的珊孔開口向邊緣傾斜,常排成列狀,珊孔之間的共骨由細小的片狀棘刺構成,初生隔片不發達,短而垂直陡降。生活群體常呈褐、綠褐或紅褐色,邊緣顏色較淡。
小葉細菊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隱蔽的水域群體通常呈表覆形,於海流強勁的水域則呈亞團塊形或團塊形。珊石為盤形,有些群體則緊密相連,口杯直徑約1~2 mm。具有二環隔片,排列相互對稱,初生隔片10枚,明顯突出;少數珊石具有11枚初生隔片,皆少於12枚,為此物種和其他細菊珊最明顯不同的特徵。生活群體呈棕、褐或綠色,於光照較差的水域群體顏色會加深。
枝管江口沙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群體附著型珊,珊群體由許多圓管狀分枝組成樹叢狀,珊體分枝與主軸幹角度約為75-90º,分枝直徑一般小於5毫米,各分枝少於3個珊孔;珊體表面粗糙,佈滿細小孔洞並著生散亂分布的不規則突起;珊孔呈橢圓形至圓形,直徑約為6毫米;珊體具有4組隔片(S1-S4),隔片數量為48片,上緣著生許多顆粒狀突起,呈六放排列,S1-S2獨立生長,長度約為珊孔半徑的3/4,末端接近中柱;S3-S4呈褶頁排列(Pourtalès),S3最短,長度約為S1的1/2;S4略微彎曲生長,末端於S3末端處(第3組離片處)互相接近;中柱呈花叢狀,由數片不規則骨片癒合組成,中心稍微凸出;溝槽淺且明顯;肋片明顯,寛度...
板葉角菊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群體呈團塊形,表面平滑、整齊,口杯直徑8~12 mm。於海流或浪況強勁處珊石略呈盤形,口杯為圓形,且凹陷很淺;於隱蔽的水域,珊石則緊密相連,邊緣略呈多角形。隔片呈兩環排列,初生隔片邊緣具明顯齒狀突起並形成籬片,中柱大而密集。生活群體呈褐色,有時珊石中央為綠色。
星形棘杯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群體呈表覆形、柱形或近似團塊形,通常直徑小於1公尺。珊石為圓形或略呈橢圓形,大小相當一致,直徑約3.0~4.5 mm,突出高度達3.0 mm,相互間隔2.0~3.5 mm。隔片成三環排列,初生及次生隔片突出,通常有8~12枚隔片延伸至珊石中央。珊蟲在日間僅部分伸展,但在混濁水域則可能完全伸展。生活群體呈綠、褐、粉紅或灰色。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