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孔氏棘穗軟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為分枝形,高度可達1公尺,珊蟲成束分布,只分布在分枝頂端,都有發達的骨針支持束。骨針粗大,形態不規則,常有顏色。
紅扇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分枝延展成一平面,主幹的節間稍膨大,但在分枝上則不明顯。珊蟲分布在分枝的側面和前面,呈白色或透明。珊體呈橙紅色,主軸紅色,珊蟲所在的萼部則為黃色。珊蟲的骨針白色,紡錘形,稍彎曲,表面多突起;萼部含黃色葉片形骨針,共肉組織則含紅色的或棒形球形骨針;節上含桿狀骨針,節間則含癒合在一起的桿狀骨針。形態與紅扇珊近似。
錶鐘葵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體珊,具有附著及非附著二種型態,珊體呈圓錐形,珊孔端寛大,莖部短小。珊孔近似圓形,最大長寛比(GCD:LCD)約1.3,莖部直徑約4毫米。珊體具有4組隔片(S1-S4),偶爾具有第5組(S5)隔片,但通常不完全或缺失,隔片數量約48片,表面具有小齒狀突起,S1和S2較長,隔片末端接近中柱位置,末端呈波浪狀;S3和S4長度相似,隔片末端呈波浪狀,在各組隔片中彎曲程度最為明顯,隔片公式為S1=S2>S3=S4。中柱呈花叢狀,由6-8片順時針扭轉的小骨片組成;溝槽明顯;離片較大,長度約為S1的1/3,大型個體具有離片12片,位於S3末端,呈波浪狀生長,表面著生有短鋸齒狀小突起,離片內側邊...
小腦紋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團塊形或表覆形。珊石聯合成腦紋形,紋往往相當短,通常僅具1~2個中心,紋之間的脊較厚。隔片通常較薄,但在脊較厚的群體中隔片也較厚。隔片邊緣具明顯齒突,籬片明顯;中柱為膜狀,清晰可辨。生活群體的顏色通常為灰綠色或黃褐色,中心為綠色。
華倫軸孔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為分枝形,分枝相當分散,由大而開放的分枝構成,分枝向上彎曲,外表常呈桌面形。軸珊孔的外徑為2.0~3.5 mm,內徑為0.8~1.5 mm,隔片二環。側珊孔為管狀,開口圓形或鼻形,大小一致,分布均勻,共骨網狀,無小刺。生活群體呈黃褐或褐色,分枝尖端淡藍或淡綠色。生殖型式為雌雄同體、排放型。
柱形管孔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活群體呈褐、黃或綠色。群體呈粗短的柱形,略似球形,圓柱的橫斷面呈橢圓形。珊蟲很大而多肉,呈長管形,觸手中央的錐形突起有時呈粉紅色,收縮的珊蟲與伸展的珊蟲顏色通常不同,不同圓柱上的珊蟲伸縮程度常不同,形成不同的顏色。珊石大小則全相同,口杯直徑 3.5~4.5 mm。
地衣微孔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活群體呈黃綠色或棕色。群體具有多種形態,可能呈葉片形、板葉形、表覆形或團塊形; 群體的表面可能具有柱形或分枝形突起。珊石常排列成不規則的紋。隔片形態不規則。
齒狀小菱扇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體珊,珊體側扁,外觀呈長扇形或長圓錐形,表面平滑,根部直徑約1.3~1.4 mm,但通常破損或缺失。珊不具橫向分裂(transverse division)特徵。珊體兩側間夾角角度區分成上下二部份(分隔點為珊體底部5~6 mm處),上半部角度約為58~79°;下半部角度約21~35°;側緣夾角14~10°。最大側緣長度與珊體高度比(LEL:H)為0.92~0.93。珊孔大,呈橢圓形,最大直徑約12.5 mm,高15.7 mm,珊孔長宽比(GCD:LCD)為1.7~2.3;珊孔直徑與珊體高度比(GCD:H)為0.68~0.82。珊個體具有4組(S1~S4)隔片,呈六放排列...
蘋果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子柄高3-7cm,單一或不規則分枝,缺皮層,小部份裂留,無絨毛及粉芽;棘枝密生,圓柱狀或珊狀,長1-3mm,位於擬子柄下部者較長;頭狀體小形,原生囊狀(protosacculate),內部充滿緊密交錯的菌絲。子囊果頂生,球形,直徑1-3(5)mm,褐色,初期具有囊下(hypophysate)的膨腫(clavalae)。
兩叉軸孔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為叢生盤形,由交錯分布的網狀分枝構成,分枝直徑約1~1.5㎝。軸珊孔外徑約1.8~3.0 ㎜,內徑約0.7~1.1 ㎜,隔片二環;側珊孔緊貼分枝表面,均勻分布,共骨呈網狀。生活群體大多呈褐或綠褐色。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