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范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國號為宋。同年,范曄為劉裕子劉義恭冠軍參軍。此後十餘年中,先後擔任過尚書外兵郎、荊州別駕從事史、書監、新蔡太守,司徒從事中郎、尚書吏部郎等職。由於性格驕慢,經常被貶官。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曄因「左遷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刪眾家《後漢書》為一家之作」,從而寫下了這部史學名著。此書簡明周詳,敘事生動,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後漢史。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范曄被殺,當時《後漢書》志稿乃范曄請謝儼代作,稿雖完成,但謝儼恐范曄之禍及於己身,匆忙將志稿毀掉,宋文帝追之不急。北宋時,有人把晉朝司馬彪《續漢書》八志三十卷與之合刊...
劉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歆。 事蹟 劉歆在古代典籍分類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貢獻,在當時積極推行古文經學。劉歆跟隨其父劉向整理書,他將左丘明的《左傳》(即《左氏春秋》)拿去解釋孔子的《春秋》,清代學者劉逢祿乃懷疑《左傳》遭到竄亂,引起論戰。康有為認為東漢以來經學,多出劉歆偽造,是新莽一朝之學,非孔子之經。而章太炎、梁啟超等人都把劉氏父子看作是孔子的後繼者。劉歆還是天文學家,他編製的《三統曆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曆的雛形。此外,他在圓周率的計算上也有貢獻,他是第一個不沿用「周三徑一」的中國人,並定該重要常數為3.1547[1],只略為偏差...
駱賓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出任地方官臨海縣丞,所以後人也稱他駱臨海。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他做為書,起草了著名的《討武氏檄》,將武則天大罵一番,據說武則天一開始滿不在乎,聽到「入門見嫉,娥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頗有得意之色,但聽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矍然為之動容,問:「誰為之?」有人告訴她是賓王的作品,她竟責問道:「宰相安得失此人」 ,感嘆不能為己所用。徐敬業兵敗後,駱賓王逃亡,不知所終。 思想《靈隱寺》一詩傳出後,曾經引起一時的轟動,特別是其中「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兩句,對仗工整、...
事出有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發生必有原因、理由。《糊塗世界》卷八:「這邊的事,無非是『事出有因,查無實據』八個字的枕中訣,含糊過去,也就不必再提。」
歐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角的內心生活和外界活動,發生正面衝突,引起高潮。亨利‧詹姆士的『劇景、描述穿插法』是寫小說的一大訣。亞里斯多得分析希臘古劇,談到『三條協律』﹝即三一律﹞像〈網〉、〈半個微笑〉,〈那長頭髮的女孩〉,〈花瓶〉、〈浪子〉、〈最後一節課〉等篇,除了回憶的部分及背景的描述外,故事都發生在一日之內,在同一地點,而且情節是單一的。求單一緊湊的戲劇效果,重視伏筆,有推理性質。」由歐陽子的自我陳述也可以清楚看見她的寫作風格。 文學評價:白先勇曾說:「歐陽子的小說有兩種中國小說傳統罕有的特質,一種是古典主義的藝術形式之控制,一種是成熟...
杜秋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她親自創作,才情也不一般。不久,杜秋娘被封為秋妃。  秋娘在唐憲宗身邊,似乎既是愛妃、玩伴,又是機要書,幾乎占居了憲宗的整個身心,使憲宗對其他佳麗無以複顧。當國家逐漸平定昌盛之後,宰相李吉甫曾好意勸唐憲宗可再選天下美女充實後宮,他說:“天下已平,陛下宜為樂。”唐憲宗此時還不到三十歲,而憲宗則自得地說“我有一秋妃足矣!”  作了秋妃的杜秋娘深受憲宗寵愛,她的一笑一言,一舉一動,都別有風韻,令年輕的憲宗為之沉醉。春暖花開時,他們雙雙徜徉于山媚水涯;秋月皎潔時,又對對泛舟高歌於太液池中;午窗人寂時,共同調教鸚鵡學念宮詩;冷雨...
昭和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藥用藥書記載,昭和草整株有健脾消腫、清熱解毒、行氣利尿之效。另有專家研究指出另還有治高血壓、頭痛、便等效果,全草搗汁內服還可以治療腹痛。在野外若遭蚊蟲咬傷或皮膚擦傷,可用昭和草的莖葉搗碎敷於患部,效果甚佳。<註5>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昭和草英文關鍵字:Crassocephalum rabens 參考書目註1:台灣野花365天春夏篇57頁,張碧員及張蕙芬著,大樹文化1997年8月出版。註2:台灣自然大系珍藏版,台灣的常見野花第一輯22頁,鄭元春著,渡假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註3:台灣野菜圖譜,食野之苹41...
范仲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人,為北宋知名文學家與政治家。其父為范墉,曾任武寧軍節度掌書記,但范仲淹兩歲時不幸喪父,家境衰落,從小卻勤奮好學,心懷遠大抱負。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中進士,仁宗時曾任閣校理,他為人剛健正直、極言敢諫,於是被貶至河中府通判。康定元年,范仲淹為龍圖閣直學士,陜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他採取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以防禦西夏侵擾鞏固了西北邊防,聲望大增。在此後他又任職鄧州、杭州、青州等地,最後病死於徐州。卒贈兵部尚書,謚文正。范仲淹在文學上的成就也為後人所景仰,范仲淹反對西崑派與駢...
抱殘守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抱殘守缺」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據《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傳》引)及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為宮,而得古文於壞壁之中,《逸禮》有三十九,《書》十六篇。天漢之後,孔安國獻之,遭巫蠱倉卒之難,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舊書,多者二十餘通,臧於府,伏而未發。孝成皇帝閔學殘文缺,稍離其真,乃陳發臧,校理舊文,得此三事,以考學官所傳,經或脫簡,傳或間編。傳問民間,則有魯國(柏)〔桓〕公、趙國貫公、膠東庸生之遺學與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識者之所惜閔,士君子之所嗟痛也。往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信口說而...
三島由紀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一本艱深難懂,完全屬於精神分析的著作,更是躍昇日本文壇最重要的作品」。楊照並認為,在三島「神神話的核心」中,從12歲就被祖母關在房間中長大的三島,「在內心真正的性格中,是一個女性化、柔弱的男人,但對於身處在充滿陽剛的社會中,這個部分正好成為他的負擔,於是他不斷要去證明自己是一個陽剛、勇敢的男人」。‧出版作品:  《假面的告白》 〈1948〉  《愛的渴望》 〈1950〉  《禁色》 〈1954〉  《潮騷》 〈1954〉   《金閣寺》 〈1956〉  《鏡子之家》 〈1959〉   《太陽和鐵》 〈197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