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頂下郊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州府同安人,焚屋毀舍,史稱頂下郊拚。敗逃的同安人逃往北方的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移民接納,最後轉到大埕,沿著淡水河重建廟宇街市,利用淡水河從事對渡貿易。頂下郊拚後,艋舺的下郊就此消失。(註3,4) 與頂下郊拚有關的廟宇清代艋舺地區的移民主要有閩南人、泉州三邑人、泉州安溪人、泉州同安人。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族群各有自己供奉的神與廟宇:三邑人以龍山寺為商業、行政中心;安溪人以主祀清水祖師的祖師廟為信仰中心,同安人則在八甲庄(今老松國小附近)祭祀商人陳金絨家供奉的霞海城隍。 艋舺龍山寺龍山寺由三邑移民(晉江、南安、惠安)所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黍、稷、、粱、麥、菰等六種穀物的總稱。《左傳.桓公二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唐.孔穎達.正義:「粢,亦諸穀總名。」
放眼望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目光投向遠方。如:「鄉村裡,放眼望去都是綠油油的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禾稼的殘根。如:「橛」、「麥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米類型。葉片較狹而短,色深綠,莖稈較矮、較堅硬。穀粒呈短圓形,內外穎上細毛多而長,米飯煮起來較軟。粳一般學術上稱為「日本型」或「中國型」,其米粒直鏈性澱粉含量為百分之十八至二十五。俗稱的「蓬萊米」,即屬於粳類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竹篾、荊柳條、草等編成或用竹蓆所圍成的盛糧器具。如:「米囤」、「麥囤」。唐.貫休〈山居〉詩二四首之一七:「且為小囤盛紅粟,別有珍禽勝白鷗。」《老殘遊記》第一四回:「囤子裡的散糧被亂人搶了一個精光,只有潑灑在地上的,掃了掃,還有兩三擔糧食。」
廣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大空曠。[例]秋天到了,廣漠的田野裡滿都是金黃色的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去田裡的野草。《周禮.地官.人》:「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荑之。」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八.周禮音義上》:「荑,音夷。」
麻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雀形目。圓頭,短尾,栗褐色,身上雜有黑褐色斑點,翅膀短小,善於跳躍,以穀粒和昆蟲為主要食物。[例]在田裡常見農人用草人嚇走麻雀。 △老家子、老家賊、家雀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田間的路界。漢.班固〈西都賦〉:「疆埸綺分,溝塍刻鏤。」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二上.浙遊日記》:「人從塍上曲折而入,約廿丈,忽聞水聲潺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