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悢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惆悵。漢.李陵〈與蘇武詩〉三首之三:「攜手上河梁,遊子暮何之?徘徊蹊路側,悢悢不得辭。」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吾新失母兄之歡,意常悽切。女年十三,男年八歲,未及成人,況復多病。顧此悢悢,如何可言。」
各有千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勢下,垂垂老矣者只能帶著昔日榮景,逐漸走向衰逝之途。而其中所用「千秋」一詞,其實早見於漢代李陵〈與蘇武〉詩中,詩云:「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此處「千秋」一詞意指「時間久遠」,爾後才又衍申出「可長久存在」的含意。後來「各有千秋」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各有長處和特色,或各有其長期存在的價值。
叩心泣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椎心泣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椎心」是用手捶胸,「泣血」則是哭得極其悲痛,眼中幾乎要流出血來。一個人用手捶胸地哭泣著,心中自然有無限的悲傷,在所引典源中,「椎心泣血」就是李陵用來形容自己的心境。李陵戰敗而降匈奴,非為偷生,忍辱冀求日後復仇。無奈武帝不察,怒殺其母與妻,李陵悲憤之餘,致書蘇武,說︰「我何曾預料到復仇之志未酬,而怨恨已成;計謀還未實現,我的親人已經遭到刑罰而死,這種無奈與痛苦,就是我仰天捶胸泣血的原因啊!」後來「椎心泣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哀痛到了極點。
拊心泣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椎心泣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椎心」是用手捶胸,「泣血」則是哭得極其悲痛,眼中幾乎要流出血來。一個人用手捶胸地哭泣著,心中自然有無限的悲傷,在所引典源中,「椎心泣血」就是李陵用來形容自己的心境。李陵戰敗而降匈奴,非為偷生,忍辱冀求日後復仇。無奈武帝不察,怒殺其母與妻,李陵悲憤之餘,致書蘇武,說︰「我何曾預料到復仇之志未酬,而怨恨已成;計謀還未實現,我的親人已經遭到刑罰而死,這種無奈與痛苦,就是我仰天捶胸泣血的原因啊!」後來「椎心泣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哀痛到了極點。
榮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好的聲譽。漢.李陵〈重報蘇武書〉:「策名清時,榮問休暢。」也作「榮聞」。
風過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公庶子。 (5) 仰高履尚:仰幕高德,實行高尚的事。 (6) 延陵:春秋吳邑,季札封地,即今江蘇武進縣治。
但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聽見。漢.李陵〈答蘇武書〉詩:「但聞悲風蕭條之聲,涼秋九月塞外草衰。」晉.陸機〈苦寒行〉:「不睹白日景,但聞寒鳥喧。」
茅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天子以五色土為社祭的祭壇,分封諸侯時,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壇上一色土,包以白茅,覆以黃土,給受封者在封國內立社,稱為「茅土」。《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成王廣封周公庶子六人,皆有茅土。」漢.李陵〈答蘇武書〉:「陵謂足下當享茅土之薦,受千乘之賞。」
吳敬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5~1953)原名朓,字稚暉,清江蘇武進人。辛卯年舉人,擅長書法,為近代大思想家。早歲入同盟會,致力革命,創辦蘇報,鼓吹革命思想。民國後推行國語注音工作,發起留法勤工儉學會。歷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國民大會代表、總統府資政。常為國家定大謀、決大計,貢獻甚鉅,而學術深邃,識見卓越。著有《吳稚暉先生集》。
兵盡矢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兵死傷大半,連武器也都用光了。形容戰敗後的慘狀。《文選.李陵.答蘇武書》:「胡馬奔走,兵盡矢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