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5.50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漢賊不兩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三國蜀漢。賊,三國曹魏。漢賊不兩立指蜀漢與曹魏不能同時並存。語出三國蜀.諸葛亮〈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上言〉:「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比喻誓不兩立,不共戴天。《歧路燈》第六七回:「惟有杜氏一個,直如天上敵國一般,心中竟安排下『漢賊不兩立』的主意,怎不怕煞人。」
弄假成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及早除掉他,所以周瑜設下一計,要讓孫權假裝將妹妹嫁給劉備,將劉備騙至孫吳再趁機殺掉他。這樣的計謀被諸葛亮給察覺到了,所以他表面佯裝答應,但實際上派了膽大心細的趙雲作為劉備的護衛,並將帶給他三個錦囊,要他在有危機的時候打開。錦囊一,入吳之後馬上大肆宣揚劉備娶孫小姐之事,讓這件事化暗為明,弄得大家都知道,當然包括孫權的媽,他媽知道後便阻止孫權,因為不想讓她女兒守活寡(演義裡的他也相當喜歡劉備),如此一來東吳人盡皆知,紛紛祝賀跟期待著兩國聯姻,他們便不敢輕易對劉備不利。於是他們就只能軟禁劉備,讓他在美人的腐蝕下忘卻雄心大志,...
異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一致。《文選.諸葛亮.出師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顯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白易見。《呂氏春秋.審應覽.重言》:「臣聞君子有三色,顯然喜樂者,鐘鼓之色也。」《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興復二郡,威鎮凶暴,功勛顯然。」
刊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記載。《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所以光昭將來,刊載不朽。」
恢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擴大、發揚。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時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節日。《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詔為亮立廟於沔陽」句下裴松之注引〈襄陽記〉:「百始遂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上。」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齣:「每遇時節,便做盛會。」
放虎歸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後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西元二二一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3) 巴:劉巴(?∼西元222),三國蜀零陵烝陽人,字子初。少有名,劉表多次薦舉不就。初依曹操,後歸劉璋。劉備攻取益州後,劉巴歸附。多奇謀良策,諸葛亮曾稱讚說︰「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 (4) 內:音ㄋㄚˋ,通「納」,接納。 (5) 張魯:字公祺,東漢末沛國豐人,生卒年不...
忠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誠貞正。《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文選.王粲.從軍詩五首之二》:「棄余親睦恩,輸力竭忠貞。」
澹泊明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三國蜀.諸葛亮〈誡子〉:「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後因以澹泊明志表恬靜寡欲,志向高遠。如:「他一生澹泊明志,不汲汲於名利,深為世人所敬佩。」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