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7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切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理規則中,經由同的結合,使強弱拍子異動,稱為切分。為英語syncopation的意譯。例如一個弱拍的和強拍上同高度的結合,使強拍變弱拍,或弱拍變強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悅耳的聲。《文選.禰衡.鸚鵡賦》:「采采麗容,咬咬好。」唐.杜甫〈蜀相〉詩:「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
2.可喜的信。唐.杜牧〈為人題贈〉詩二首之二:「的的新添恨,迢迢絕好。」《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小弟堅臥煙霞,靜聽好。」也作「好消息」。
喜愛樂。《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寡人竊聞趙王好,請奏瑟。」《文選.馬融.長笛賦.序》:「融既博覽典雅,精核數術,又性好,能鼓琴吹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哨子所發出的聲。如:「交通警察用哨來制止闖紅燈的汽車通過。」
強度位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一般常用之量單位或聲位準,以LI或SIL表示:
  SIL=LI=10 log(I/I0)
  其中I0=10-12W/ m2,為基本強,相當於人耳所能查覺之最小聲強度。其聲位準以分貝(dB)為單位。
間歇性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生時間不一定且間歇發生之噪,稱之為間歇性噪。間歇性噪之測定包括下列二種情形:(1)特定的間歇噪,及(2)包含間歇噪之環境噪。(1)特定的間歇性噪:採用噪指示計所指示之最大噪量之方法,讀取每一次間歇噪發生時噪指示計之最大噪量。一般除非另有特別規定外,應以快動特性測定。最大變化不大時,可取數次平均表示之;變化大時則須多量測幾次,求平均值,並以累積分布曲線之L50做為其代表值,必要時記錄間歇噪發生之週期,及其持續之時間。對單發噪大小求均能量之方法,係測定每一次單發噪量,由其結果求得觀測時間T的均能量。持續數秒以上之間歇噪,取其一小段極短間隔時△t間加以量...
舌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舌面和硬顎接觸,氣流受節制而發出的。舌面接觸部位偏前稱為「舌面前」,接觸部位偏後稱為「舌面中」。又因氣流受節制的方法不同,舌面可以是塞、塞擦、鼻或邊
系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類型名。系列樂是由作曲家列定某些樂原素如高、時值等排列成依次出現的秩序,並按照此秩序,無週期性地運行。系列樂除了十二樂(Twelve -Tone Music)外,還包括其他的列系統,例如:荀貝格(A. Schönberg, 1874-1951)早期的《第24號小夜曲》(Serenade No.24)和《作品第23號,五首鋼琴曲》(Five Piano Pieces op.23),其所用之列就少於12。另外梅湘(O. Messiaen, 1908-1992)為小提琴、大提琴及鋼琴而作之《四重奏》(Quatuor Pour la Fin du Temps),就用了超過12...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言紛紜,是非難定。《莊子.齊物論》:「其以為異於鷇,亦有辯乎?其無辯乎?」
舌尖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流受舌面前部和前硬顎的阻礙所發出的聲。如注符號中的ㄓ、ㄔ、ㄕ、ㄖ。也稱為「捲舌」、「翹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日語中讀漢字的發。以隋、唐傳入日本的中國北方為基礎,可作漢語韻史研究材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