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口腔的氣流通路阻塞,軟顎和小舌下垂,氣流改從鼻腔逸出,即成為鼻。國中的鼻有ㄇ、ㄋ。鼻為塞的鼻化,故也稱為「鼻破裂」;又因氣流在口腔中受到阻塞,而在鼻腔中自由通過,故也稱為「塞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鋼材製成的測儀器。形狀像叉子,敲之,即發出固定頻率的。多用於樂器調的校正或聲學實驗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同,意義不同的語詞。如「樹木」與「數目」。也稱為「同異義詞」。
壓力位準(壓位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Lp或SPL表示:
  SPL=Lp=10 log P2/ p02或SPL=20 log P/ P0
  其中P0=2×10-5N/ m2=0.0002μbars(dyne/ cm2)為基本壓,相當人耳所能查覺最小壓。一般聲壓力位準又稱之為「量」或「噪壓級」。
拍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類型名。一種流行於1910-1915年間的美國黑人爵士鋼琴曲。這種樂是以右手彈奏切分的旋律來和左手的低進行曲的節奏對抗,並以即興形態演奏。繁拍子的速度通常以中庸速度為主,常被作為「競步舞」(Cakewalk)、「二步舞」(Two-Step)、「一步舞」(One-Step,即二步舞加快)和「波爾卡舞」(Polka)的伴奏樂曲。重要的繁拍子作曲家包括:卓別林(Scott Joplin, 1868-1917)、斯考特(James Scott, 1886-1938),和藍伯(Josepn Lamb, 1887-1960)。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上指氣息發出成聲時振動聲帶的輔。如國字母ㄇ、ㄋ、ㄖ等。也稱為「濁聲」。
容如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用於對死者的弔唁之詞。指人的聲與容貌彷若在眼前。《何典》第八回:「真堪愛,如花似玉風流態。風流態,眠思夢想,容如在。」也作「容宛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好的聲名。《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思齊徽,聿求多祜。」
2.樂。《文選.王粲.公讌詩》:「管絃發徽,曲度清且悲。」
3.美善的言語。《晉書.卷九○.良吏傳.序》:「斯並惇史播其徽,良吏以為準的。」也作「徽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舌尖與齒齦或前顎接觸,使口腔中路阻塞,氣流分由舌邊洩出而成的輔。如注符號的ㄌ。也稱為「分」。
盤式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盤式錄帶(open reel audiotape)是專門供作盤式錄(放)機錄(放)使用的磁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把錄專用的磁帶盤捲在圓盤上,就成為盤式錄帶。
  盤式錄帶的基座是由醋酸鹽或強的透明膠片製壓成的帶子,在其上塗上氧化鐵之類粒子的塗料來構成磁粒子,供作記錄電波信號造成的磁場變化而產生的磁性類比訊號。這些磁性粒子的原料,除了氧化鐵以外,還有二氧化鉻、二氧化鈷,或純金屬粒子,因為對磁化反應的不同,也形成不同的頻率效應,而造成不同的收錄效果;一般而言,以金屬粒子對各種頻率轉換的電波信號的反應最敏感,但錄機磁頭要使用的磁化能量也就相對要增加,而氧化鐵的磁粒塗料則...
  盤式錄帶是一種開放捲軸形式的錄帶,很少用來播放拷貝版本,但仍廣泛地使用於母帶或原件的保存。其寬度通常為1/4吋,磁帶繞在軸上而磁面位於內側,軸的直徑通常為3吋,5吋,7吋或10又1/2吋。錄帶的存量和播放時間的長短,和帶子的厚度及錄製的速度有關:帶子愈薄,捲在軸上愈多,但也較容易斷裂。
  錄帶的前後端,通常塗有顏色,這部分是表面無磁性的塑膠帶子,其上可書寫錄帶的重要資訊,但主要目的是為了將帶子連接在捲軸上。有時則在帶子前後端開一槽溝,以便插入捲軸上的v字刻痕。
  儲存時,散落的帶子應使用特殊的塑膠夾或膠帶固定在帶盤中,將膠帶貼於片頭,或貼在帶子的塑膠背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