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707.7885 ms
共 19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兒化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語北京音系和某些方言中的語音現象。即某些詞後所綴的「兒」字不自成一音節,而和前一字的音節合在一起,使前一音節的韻母成捲舌韻母。如:「花兒一詞,是花字與兒字合為兒化音的例子。」
|
擦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音時,發音器官互相靠近,在口腔中形成縫隙,使氣流擠過時產生強烈摩擦而成的音,稱為「擦音」。如:注音符號中的ㄈ、ㄒ、ㄕ、ㄖ、ㄙ等。也稱為「摩擦音」。
|
帶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音時因聲帶的振動與否,使發出的音不同。聲帶振動的稱為「帶音」,不振動的稱為「不帶音」。普通話語音中,元音都是帶音的。輔音中帶音的是濁音,如l、m、n、ng、r等。不帶音的是清音,如p、f等。也稱為「帶聲」。
|
中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音樂上指大音階或小音階的第三度音。
2.泛指介於高音、低音之間的樂器或人聲,如男中音、女中音。
3.中正平和之音。《國語.周語下》:「於是乎道之以中德,詠之以中音。」
合乎音節、韻律。《莊子.養生主》:「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淮南子.氾論》:「譬猶師曠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無尺寸之度而靡不中音。」
|
林海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臺灣苗栗,出生於日本大阪,長於中國北平,成就於台灣。林海音的父母曾渡日本經商,不久即返台,當時臺灣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其父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長大,北京城的種種影響了她的童年,日後也帶給她無盡的鄉戀。林海音畢業於北京城南廠甸小學、春明女子中學、北京新聞...
|
卡式錄音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裝在小盒子裡的錄音帶。盒內有兩個捲輪,卡入錄音機操作時,錄音帶即由一個捲輪移到另一個捲輪,而達到錄音或放音的目的。
|
音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聲音及回響。《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
2.無線電收音機、電唱機等發音收音設備的總稱。
3.一種表演藝術的創作手法。參見「音響效果」條。
|
![]() |
貓頭鷹博士